刘孟陪女儿读书。受访者供图 □记者郭春雨
记者以济南市图书馆借阅量前十名的市民为样本展开调查,其中7名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阅读,不仅自己喜爱读书,而且全家都有读书的习惯,可谓“书香家庭”。
“阅读达人”是如何炼成的?“书香家庭”的氛围又是如何养成的?也许从这些读者的读书故事中,能找出答案。
家长以身作则教孩子读书
接到记者想要采访的电话时,王振霞的第一反应是“不不不,你们怎么能采访我呢?我这么普通。”
1985年出生的王振霞如今在济南的一家公司做会计,儿子今年6岁。在2019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得知自己去年以431本借阅量成为济南市图书馆借阅量最多的人后,王振霞说自己完全没有想到,平凡如自己,会在阅读上遇到“高光时刻”。
“我上大学是学文科的,本身就很喜欢阅读。有了孩子以后就注重引导孩子阅读。”王振霞分享自己能让孩子“坐住看书”的小诀窍:“我在家里给孩子放了一个小沙发,算是孩子的专属阅读天地,书籍平时就放在孩子随手就能够到的地方;在孩子看书的时候,家长在旁边不能玩手机。”
在王振霞看来,家长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因此在让孩子看书的同时,自己都会捧着一本书陪着孩子一起看。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只要给他养成一个好开头,孩子就能慢慢形成好习惯。”王振霞说,“我借书的时候会综合全家人的‘口味’,给孩子爸爸借历史书,给孩子借绘本,我自己喜欢看散文和小说。”
书籍成了家庭的黏合剂
记者在给张敏打电话的时候,她正在图书馆读书。
下班之后捧书读上一小时,对于张敏来说是最好的休息方式。2018年,张敏在济南市图书馆的借阅量是353本,位居济南市第二。
“很多书都是我们全家一起读的,我经常会在周末借书,然后全家一起读。”张敏说,在家庭中形成了读书习惯后,家里的电视基本上就没再开过。每天晚饭后家里基本都会有大约一小时的读书时间。
张敏的儿子今年10岁半,是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为了让孩子形成阅读的习惯,张敏可没少费工夫:“首先得让自己离开手机,喜欢上读书,孩子才能跟着父母一起喜欢读书。”
为此,张敏首先从自身做起改正“手机瘾”。
阅读对人的改变是温柔无声的,但是却坚定而有力量。“孩子喜欢阅读以后,性格沉稳了很多,以前坐个10分钟就乱动,现在坐着看书能看一个多小时。”
最让张敏高兴的,是阅读让全家人有了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爱好。“和孩子一起读书之后,全家人能一起交流书里的内容。”张敏说,“阅读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全家的话题点和黏合剂。”
6岁小娃带动爸爸一起读书
作为济南市图书馆阅读榜单上的第七名,刘孟告诉记者,虽然去年自己在济南市图书馆的借阅量是289本,但是全家的读书量应该有1000本左右。
“孩子今年6岁,这些书主要是她看的,基本都是一些儿童绘本。”刘孟介绍,自己从孩子4岁就开始统计她的读书量,据不完全统计,两年的时间里孩子的读书量是1896本。
“我们在济南各大图书馆都办理了图书卡。除了借书,还买了很多书。家里光给孩子买的书架就有4个。”刘孟介绍,虽然孩子现在识字量很少,但是基本可以独立阅读绘本
“孩子还经常会给我们讲一些书中的故事,我们全家有时候也会在一起探讨,除了讨论书中的情节,还会分析故事背后的意义。”刘孟说,自己是仪器仪表方面的工程师,理工科出身,之前读书并不多。但是为了陪着孩子读书,他也形成了大量读书的习惯。
“当爸爸要树立好榜样,不能让孩子比下去。”刘孟笑着形容自己的状态,“孩子如今看书多了,提问的问题就五花八门,我也要不断充电,才能和孩子一起进步。”
新闻推荐
诈骗维权群群主竟是骗子本人 “戏精男”一人分饰多角诈骗八万余元
一个诈骗维权群的群主,竟然就是骗子本人。4月19日,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通报一现实版“此地无银三百两”案件。26岁男子...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