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第三棉纺织厂,也就是“国棉三厂”,是当年济南赫赫有名的纺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棉三厂的前身是仁丰纱厂,兴起于上世纪30年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国棉三厂已经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刘东明,今年64岁,是一位曾经在国棉三厂工作30年的纺织女工,谈起在国棉三厂的那段大厂生活,往事跃然眼前。
“我是1976年进厂的,从下乡知青摇身一变成为国营厂工人,看到那一排排纺纱机、织布机,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据刘东明回忆,当时她被分配到前纺车间做并条挡车工,那时使用的并条机是比较原始的英式“普拉特”,靠手工操作比较多。平均每7分钟落一排7小筒加工好的“熟条子”,然后送到下个工序粗纱,7分钟里,需要把进入机器的28筒“生条子”分段换好,结头、倒筒子、换条子、做清洁,在纺车前后忙得不亦乐乎。
说起厂里的文化生活,刘东明记忆最深的是每年7月1日,厂里会举办歌咏比赛,参加的人很多,是职工们最喜欢的活动。“比赛时,礼堂里坐无虚席,场面热闹得跟过年似的。全厂各部门都要出代表队参加比赛,每年比赛前一个月就开始练歌了,每天下班后练一个小时,唱得可带劲了。演出完大家去逛百货大楼,走在大街上都不舍得卸妆,现在想想那时侯画得和小鬼似的,还美得了不得。”
“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留在了国棉三厂,虽然今天它不在了,那段记忆却永远留在我们纺织人的心中。”刘东明告诉记者,今年5月份,国棉三厂的老工友们再次相聚,看到年轻时在厂里照的老照片时,想起昔日在车间里热火朝天的场景,不禁潸然泪下。参加聚会的工友们互相拍照留念,并配上文字描述,制成相册,以珍存一起在国棉三厂生活工作过的美好回忆。 (爱济南记者彭栋)
新闻推荐
济南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增发1.3亿元补发多少?是这样计算出来的
记者从济南市医疗保障局获悉,近日,2019年1月1日前退休人员补发医保个人账户金已发放到位。此次补发工作共涉及市本级35.8万...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