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秋天,王炜初次踏进济南西藏中学,开始了一段不一样的教育人生。1年的交流任教结束后,王炜毅然决定从济南第二十七中学调任西藏中学,成为这所藏族学校的物理教师。10年间,她是学生最喜爱的物理老师,也是学生最敬爱的班主任“王大妈”。
把课带到海拔4000多米
2011年的6月,市中区教育局希望王炜能在西藏白朗县上一节示范课。于是,她便把物理课带进了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教室,也开启了自己与西藏教育的别样情缘。
那时,王炜背着实验器材,穿越3700公里,50多个小时的列车颠簸,海拔越来愈高,高原反应也越来越明显。
“当时躺着呼吸都很困难。”到了白朗县,她到处搜寻材料,完善课件,制作适合孩子们的新的器材。“心脏一直跳得很快,我听得出自己的声音是颤抖的,话语是断断续续的。”忍受着缺氧带来的眩晕,王炜完整地把课上完。下课后,当地的孩子一拥而上,有的要签名有的留电话,把王炜当成了明星。
从此,王炜与西藏地区许多物理老师建立了联系,时刻为这些物理教师“答疑解惑”,并将众多内地教育的好做法带到了西藏。
其实,刚到西藏中学时,王炜的物理课,进行得并不顺利。藏族学生习惯拼命背诵,不敢动手实验,有节课是研究水果电池,孩子的注意力却在课本插图菠萝上,菠萝是什么?学生甚至一直认为菠萝是球,因为球的藏语发音是菠萝。
为了帮助学生打开视野,王炜多方争取资源和支持,把课堂搬到操场、超市、大学实验室、热电厂、科技馆;同时,设计引桥课程,鼓励他们勇于实验。
与此同时,王炜还注意收集有关初中藏族学生学习调查材料和教学案例,写下《西藏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等几十万字的论文报告,将科研成果付诸实践。并用五年,主持并完成了自治区十二五重点课题《在藏族学生中开展高效学习课堂模式的研究》。
变身级部学生的“王大妈”
“有一年送学生回西藏,达到那曲时,只有1分钟30秒的停车时间,有12名学生要下车。在列车门就要关闭的最后一刻,学生白曲便已泣不成声,她喊着妈妈,一下子跪在了车门前面。”王炜告诉记者,在到西藏中学任教之前,她也送过无数毕业生,但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师生离别。
一句妈妈,饱含爱与深情。王炜也开始担任班主任,成了孩子们口中的“汉族妈妈”,工作时间也变成“796”(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9点走,每周工作6天),再无寒暑假和休息日。
2013年,王炜开始担任级部主任,她需要关注、照顾的孩子也从一个班级变成了一个级部。她像妈妈一样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级部所有孩子的名字,王炜都能叫得上来。几年来,学生做手术在医院陪护,每天上完课再去送饭补课,对王炜而言是家常便饭。
也就是从那时起,“王大妈”的称谓不胫而走。“虽然这个称谓听起来一般,却是我和孩子感情的象征,因为我是整个级部学生的‘大妈’。”王炜告诉记者,多年来,无论带哪个班,她都会坚持每周在心语本上给孩子写一封信,孩子们也特别期待“王大妈”的每周一信,“每一届孩子毕业,都会把心语本带走,没有一个舍得留给我这个‘王大妈’做纪念。”
“10年来,虽然有很多内地教师体会不到的辛苦,但我当好西藏中学教师的信念却越来越坚定。”王炜告诉记者,有一种幸福,要用一生守望,而她选择在济南,遥望西藏。
新闻推荐
在济南市七贤实验幼儿园,我们时常看到这样一个人,她脸上洋溢着笑容,穿梭于孩子们身旁,甜美的歌声与孩子们的笑声融汇成...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