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特殊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教育工作者,历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吕仁祯从1997年踏上这个工作岗位,已经坚守了整整22年。
他说,在这个看起来比较“特殊”的教育岗位上,他也有过苦闷和内心的挣扎,甚至想过离开,但随着在这个岗位上的坚守,也对学校和学校的孩子们产生了感情,“习惯了陪伴这些孩子们,也习惯了这所校园,也更加懂得了这份工作的意义。”
数十年来,从普通教师到现在的副校长,吕仁祯一直坚守在教育的一线。他笑称,有时候就像“补丁”一样,哪里需要哪里补。在他参加工作的第二年,领导想让他代体育课,那一年,学校在全市聋校运动会上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
自2005年以来,市电教馆每年都举行一次全市特教学校的电教课比赛,去年的电教课,他加了至少两周的班把两个课件赶制完,市电教馆老师听完课后说学校电教课水平已经走在了区县的前列。
正是由于不懈的努力与孜孜不倦的追求,他参加省市青年教师多媒体软件比赛荣获省、市一等奖,获得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尽管面对的是特殊的孩子,但当孩子们喊我们老师好时,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的尊敬;当孩子们争着为老师扔垃圾时,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纯净的心灵;当孩子们围在我们身边问长问短时,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当看到孩子们在我们身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一点进步时,我们享受孩子们给我们最真挚的回报。”吕仁祯说,有一次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一个学生对着他说了一句“老师好”,当时他激动极了。
班里有一个学生患有自闭症,很少和其他同学交流,为了接近孩子,他陪伴孩子入睡,给孩子讲故事。最近一次上课时,有个一年级小学生因为不适应,坐不住,他有大半节课抱着孩子上课。
吕仁祯说,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他们正是这样不断在痛苦中寻求快乐,用师爱呵护特殊儿童。虽然可能培养不出精英人物,但正是在这平凡普通的工作中,让他体验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带来的快乐,体验到了付出带来的快乐。(新时报记者柴颖颖)
新闻推荐
谱写属于大家的济南故事杨峰王浩出席“2019海外媒体聚焦泉城”活动
本报9月9日讯(记者高明)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更好运用海外视角多维度向世界讲好济南故事,市外办与中国日报社于9月9...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