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南 今日章丘 今日平阴 今日济阳 今日商河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今日济南 > 正文

老舍的济南情 两个方凳的故事

来源:济南时报 2019-10-15 14:09   https://www.yybnet.net/

□舒济

在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专题展览上,有一对方凳。在各种版本书籍、作品手迹和书信之中,这件展品格外显眼。这对方凳何时打造的,不得而知,但是它们1931年就到了父亲老舍在济南的家中。那是88年前的事情。在所有展品中,这对方凳恐怕是年头最老的物件了。

我生在济南,父亲为我起名,名字中济南的“济”字,是我与济南特别的缘份。幼年时一定与它有过亲密的接触。80多年后能再次相见,真如老友重逢,无限感慨。

方凳的现身还得从80多年前说起。

1931年,父亲从英国回来后和母亲胡絜青结了婚,同时,他接受了齐鲁大学的聘请。新婚的父母从北京来到济南,在南新街54号(现58号)安了家。他们为自己的新家置办了些家具,其中就有这对方凳。两年后的1933年,我在济南出生。

父亲将济南称作他的第二故乡。从他那个时期的文章看,他在济南的生活很幸福。到济南后不久,父亲患了背疾,他在《个人计划》一文中幽默地写道:“我在四月(指1933年4月)里忽患背痛,痛的翻不了身,许多日子也不能‘鲤鱼打挺’。缺乏运动啊。篮球足球我干不了,除非有意结束这一辈子。于是想起了练拳。”经朋友介绍,父亲结识了济南著名的拳师马永魁(字子元)先生。于是,从1933年5月起,父亲每天在自家的小院里跟马先生学拳,和马子元先生结下深厚的友谊。他学练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不仅背不疼了,精神好了,身体也比以前强健了许多。1934年6月13日,那年端午节的前三天,父亲书写了一幅扇面送给马先生,以表达他对马先生教授拳术的感谢。在扇面上,他记录了这次习武强身的过程。同年夏天,父亲应聘青岛山东大学。在搬离济南时,他将家里的一些生活用品赠给了马先生,其中就包括这一对方凳。

半个世纪后的上世纪80年代,老舍研究在国内开始得到重视。山东的学者,尤其是济南的学者,做了大量深入而细微的工作,逐步在老舍研究的许多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比如周长风先生在他的《老舍和他的武术老师马永魁》一文中即记述了这对凳子的故事——他在1992年10月,经多方打听找到马家后人陈庆云先生,在陈先生的家里见到了父亲送给马拳师的扇子和这对方凳。其余的东西则已散失。

现在已经是2019年。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的馆长徐国卫先生找到了马拳师的外孙陈达先生。陈先生是马式拳法的传承人,徐国卫正好在帮陈先生将“马式查拳”申遗。陈先生将这对方凳捐赠给了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80多年后,这对普普通通的方凳在历经了战乱、动荡和浩劫之后,几经搬迁,终于又与父亲的其他物品团聚在了一起。最初购买它们的主

人早已不在人世,但这对品相依然良好的方凳,却是父亲一生中一段难得的安宁时光的忠实见证者。这也是父亲在济南期间留存下来的唯一的生活用品。

前几天,一张老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张1934年夏天拍摄的黑白照片。地点是济南南新街故居的院子。照片里,父亲站在母亲的身边,母亲抱着不足1岁的我,两个人面带喜悦的笑容。我用放大镜仔细地看这张照片,竟然发现在我们身后茂盛的花草之中就有一个方凳,上面放着一盆花。这不就是现在在博物馆里的方凳吗?为了证实这一重大“发现”,我向徐国卫先生请教,他马上回信告诉我,不仅他本人,还有张桂兴教授等几位老舍研究者都见到了照片和实物,他们证实这张照片里的方凳就是现在展出的方凳。这让我高兴极了。

我今年86岁了,方凳比我的年龄还要大。如今重见,百感交集。

在此,我要向陈达先生及其家人,向徐国卫先生,向济南的老舍研究者们表达深深的感谢。

新闻推荐

主题党日活动开到安置房施工现场

本报10月14日讯(记者张龙)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日前,槐荫区政府项目资金...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老舍的济南情 两个方凳的故事)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