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南 今日章丘 今日平阴 今日济阳 今日商河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今日济南 > 正文

公益“1小时”,爱的路上尽芬芳 记槐荫区新城道德之星朱玉德和他的公益“朋友圈”故事

来源:济南日报 2019-10-29 11:15   https://www.yybnet.net/

“1小时公益”的发起人朱玉德。 志愿者高翔宇为长清张夏镇石店小学的同学们讲解国学。“1小时公益”志愿者为山村贫困家庭送去温暖。

1小时的时间,你能做什么?也许你能与亲朋好友一起美餐一顿,也许你能在健身房挥汗如雨享受健康,你甚至能搭乘高铁抵达周边城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济南市槐荫区张庄路街道景绣荣祥社区的居民们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做公益。

2013年11月,在景绣荣祥社区做保安的朱玉德牵头成立民间公益组织“1小时公益”,至今已经过去近6个年头,带领社区居民以及社会各界志愿者开展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也持续了6年。创始人朱玉德带领“1小时公益”摸索着民间公益组织的前进方向。谈及为何要以“1小时”给公益组织命名,朱玉德说:“我们希望,大家可以每周腾出1小时做公益;工作忙时间紧,可以每月腾出1小时做公益。”

他把“1小时公益”当成自己的孩子

19日上午,在山东省荣军总医院的广场上,“1小时公益”志愿者们为医院的老战士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慰问演出。其中既有70多岁的社区居民志愿者,还有近30位来自济南市名士小学的学生。歌曲、小提琴独奏、舞蹈……志愿者们发挥各自专长,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向老战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老战士也向参加活动的小志愿者们分享了红色故事,还为给“芬芳书屋”捐书的孩子们颁发了证书,现场其乐融融。

“今天来的孩子们都是第一次参加‘1小时公益’的活动,但是大家都很积极,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组织这样一场活动,对孩子们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在现场一直忙个不停的朱玉德插空才能跟记者聊上几句。

“如所报节目充足,计划10月27日上午,走进济南温暖老年公寓举行关爱老人慰问演出,现在起,广征优秀慰问节目,欢迎大家积极报名。”荣军总医院活动结束第二天,“1小时公益”微信群里就已经开始筹备下一期的活动了。像这样的公益活动,“1小时公益”周周都会组织。

现在,“1小时公益”志愿者人数已从刚开始的2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近2000人。“通过网络,甚至有来自商河和淄博的志愿者赶来做公益。”朱玉德介绍。但是若把时间退回到2013年的那个初冬,朱玉德也许不会想到,或者说,不可能想到,将来的某一天,自己偶然间建立的公益组织,会发展到如此规模。

朱玉德是山东泰安人,1975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2001年进入振邦保安槐荫分公司,2005年来到张庄路街道景绣荣祥社区做保安。因为他乐于助人、古道热肠,很受居民的喜爱。一次,他见到有一位老人昏倒在路边,立马把这位老人扶起并送往医院,在医院期间,他守护老人近万元财物寸步不离,一直到老人家属来取。因为高尚的品德,他在2013年被评为槐荫区“新城道德之星”。

被评为道德之星后,朱玉德更加热衷于公益事业。有一次,他路过社区内的一家老年公寓,看到老年公寓中活动的老人,他惊呆了,“这个老年公寓外部硬件设施尚可,但是老人的精神状态却不太好,给人一种孤独、寂寞感。”朱玉德连忙走上前,跟老人聊天、捶背、按摩。“看着老人欣喜的表情,我心中又高兴又苦涩。”

走在回家的路上,朱玉德思考着刚才发生的种种事情。“我在想,是不是所有的老年公寓都这样?我一个人怎么帮助这么多老年人?”老人的状况和自身力量的微弱,让朱玉德迸发出建立公益组织的念头。“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那要是一群人的力量呢?”

朱玉德是一个敢于把想法付诸于实践的人。回到家后,他给亲戚、朋友说起了这件事,得到了亲戚朋友的支持,街道办、社区居委会也对朱玉德的想法高度认可。在各方的努力下,“1小时公益”成立了,朱玉德和他的一干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了自己的组织。

组织建立起来了,殊不知困难也接踵而至。“有一次,一个成员跟我说,咱们去老年公寓是不是要有一身衣服,显得正式。”朱玉德听到这个建议之后,非常赞同。但是当他准备操办这个事情时,却发现,他的组织根本就没有钱。

“我们是公益组织,不收取任何费用,大家都是凭借公益的热心走到一起,也没啥钱。”资金问题,犹如一道鸿沟,横亘在朱玉德面前。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朱玉德咬了咬牙,决定把自己的工资作为组织的周转资金,要知道,那时候他的工资只有1500元。

“我当时就一个想法,不能让这个组织黄了!”于是,大家有了崭新的马甲、统一的牌子,还有巨大的条幅……

“小朱没有孩子,但是却把这个组织当成了自己的孩子。”面对朱玉德的奉献,“1小时公益”成员刘跃感动地说。

“随手公益”早已成为大家共同的信念

在朱玉德事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热爱公益的人聚集到他的周围,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公益力量。

68岁的退休教师刘跃是济南十几所老年公寓的名人,十几年来坚持义务给老人修脚。

刘跃修脚,源于孝敬姨妈。“我的父母去世早,一直把姨妈当做母亲。姨妈有灰指甲,非常不舒服,我就学习了修脚这门技艺。”姨妈去世后,热衷公益事业的刘跃把目光转向老年公寓。

现在“1小时公益”组织慰问老年人时,刘跃一边和老人们聊家常,一边为老人们修脚。有些老人比较悲观,刘跃便劝慰他们。遇到年龄相仿的,他会说:“现在这么好的社会,咱要好好活着,珍惜生命,不能活赔本了。”遇到年迈爱流泪的,刘跃便和他们相约:“20年后,我还来给您修脚,咱们不见不散。”现在刘跃已经成为这些老年人的好朋友。

在“1小时公益”大家庭中,还不乏众多“小小志愿者”。今年10岁的济南市十亩园小学学生顾稼河就是其中之一。他4岁开始学习钢琴,上学后又先后喜欢上笛子和单簧管。自从2014年跟随父母加入“1小时公益”后,顾稼河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艺特长,经常利用假期以及周末时间参加到老年公寓关爱老人的公益活动中。为爷爷奶奶们演出,亲自为他们包水饺、端水饺,陪他们聊天,给他们捶背,老人们都很喜欢这个有点腼腆的小小志愿者。

“为了参加一次公益活动,顾稼河每次都要和妈妈转乘公交往返,时间大都在两三个小时,而顾稼河平时最不喜欢的就是坐车,因为晕车特别厉害,每次都需要吃上一片晕车药,准备几个塑料袋。有一次植树节去南部山区植树,听孩子妈妈说,顾稼河吐得黄疸都出来了,回家一个周都说看见车就想吐。”朱玉德心疼地说。

经过6年的发展,现在,“1小时公益”的活动不仅仅局限在槐荫,他们时常走出去,在广阔的天空下传递爱心。组织公益快闪、捡拾黄河边的白色垃圾、为环卫工人进行慰问演出、走进公交车厢随车开展公交让座劝导、参加邻里节、带小学生到气象科普馆以及消防中队参观学习、为福利院“星星的孩子”义卖义演……“‘1小时公益’起初只是星星之火,但6年来已经有燎原之势,这群有爱的志愿者传递着温度和正能量,‘随手公益’早已成为大家共同的信念。”景绣荣祥社区居委会主任田秀民这样形容“1小时公益”。把爱的阳光照进山区孩子的心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对于山村困难和留守儿童来说,这个阶梯并不容易攀登。”随着做公益的时间长了,朱玉德又把目光投向了山村困难和留守儿童这个群体,而他希望帮助其解决的,就是读书难这个问题。

“城市儿童手中的闲置书籍越来越多,阅读完了之后,很多情况下就把这些书籍以斤论价当废品处理了,基本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朱玉德说,“与其如此浪费,何不把这些书籍送到山村困难儿童、留守儿童手中,让这些书籍继续发挥价值,让这些孩子也有同样的机会品味书香。”

朱玉德马上把他的想法在微信群里公布,同样得到了大家的强烈支持。在朱玉德的号召和广大志愿者的参与下,“芬芳书屋”项目落地了。

为了增强仪式感,增加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朱玉德想到了为捐书的孩子颁发证书这种形式。“对于捐书3本以上的孩子,我们会为其统一颁发唯一编号的捐赠证书,证书上印有孩子的学校、班级、姓名、捐书数量、捐书日期。”朱玉德介绍,“我们还会集体举行颁证仪式。请山东好人、济南好人、济南市道德模范、敬老院院长、消防队队长、1小时公益爱心团队先进志愿者等担当颁证嘉宾,为这些孩子们逐一颁发证书。我们会通过‘1小时公益’微信公众号详细发布每名同学所捐赠书籍的单本数量、总数量、每本书的书名。”而这些证书,全都是朱玉德自掏腰包印制的。

征集完书籍后,志愿者们会对书籍进行筛选,排除那些缺页、污损、不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之后志愿者会利用自己的私家车,抽出业余时间将书籍运送到山区孩子们手中。同时,随着项目的开展,不少爱心快递、物流企业也加入进来,支持项目的运送环节。“每个学校的书籍,每一个月左右会更新一遍。”朱玉德说,“目前我们已经设立了20多个爱心捐书点,征集到近1000本书籍,已经走进6所山村小学开展活动。”

不仅仅是捐书,志愿者们还时刻心系着贫困儿童的生活。2015年5月31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1小时公益”走进长清区崮头小学。“我们到达这个学校的时候,被震惊了。路都是土路,墙皮要掉得差不多了,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确实令人痛心。”活动参与者刘跃说。

这次,“1小时公益”准备救助8名儿童,这些儿童大部分是单亲家庭,经济状况十分窘迫。“当见到这8个孩子时,我的内心被触动了,当给他们送去新书时,从他们羞涩的脸上看到了感激,从他们纯真的眼神中看到了可爱。”每当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朱玉德总是感慨不已。随后,“1小时公益”志愿者走访了其中一个孩子的家,这个孩子的家在山上,道路比较崎岖。刘跃说,想到每天走在这条路上的小朋友,“让我们更加心疼”。这个孩子姓刘,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墙上挂满的奖状便是明证,他的家庭是不幸的,父亲患尿毒症去世,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他母亲身上,他还有一个年纪很大的爷爷。而他母亲从事零活,经济收入不高也不稳定,“看着他们家破败的院落、老旧的房屋,看着老人殷切的目光、热情的招待,我的心一下子被堵住了,嘴也麻木了,说不出什么话。只知道眼泪在打转,心在流泪。”许多志愿者和刘跃一样,悄悄掩面流泪。

看到孩子们的环境如此困顿,志愿者又决定加大捐助数额,朱玉德又买了八双鞋、刘跃买了两件裙子,其他志愿者有捐钱的、有送书包的,一时间,小村被爱所占据,山头被爱所温暖。

“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商量再捐赠这些家庭一些棉衣棉被,这些家庭连御寒的衣服都不多,这怎么行。”朱玉德的声音有些哽咽。“这些志愿者真不容易,他们大多数是退休职工,为了公益事业,起早贪黑,不计报酬。”田秀民说,“不过,因为他们是民间组织,缺乏一些专业指导,希望社会各界中有实力的爱心团队或者个人,可以给他们提供帮助。街道办和居委会也会尽自己所能,去支持他们、帮助他们。”

“接下来我们也在考虑注册成立社会公益组织,让我们的公益活动更加规范,同时也能链接更多社会资源,不断壮大我们的爱心队伍,更好地为泉城济南增添温度,为更多有需要的人送去阳光。”朱玉德对“1小时公益”的未来充满信心。 (文/图本报记者高明)

1小时,你可以有很多选择,但是这群心怀感恩和爱的志愿者选择了做公益。他们结缘于网络,又从网络回归于现实,最终服务于社会。他们当中,有的刚二十出头,有的已年过半百,但年龄的差异没有成为彼此间畅快交流的鸿沟;他们的性格千差万别,职业五花八门,但有着同样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让世界充满友爱,让生活更加美好文明。他们有个共同的愿望:人人为公益,世界更美丽。他们还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1小时公益”。

他们充分发挥了网络这一媒介的积极作用。关注公益事业,真诚回报社会的一次次志愿服务活动,更给人一种思想的震撼和心灵的启迪。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把个体价值和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真心奉献,倡行文明,那我们的世界将会处处阳光灿烂。志愿者行动,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可能只需要你付出一些时间,或者一些体力,亦或是一些勇气。

新闻推荐

今冬新增航线31条济南航班越来越多

本报10月28日讯(记者刘文忠)记者从山东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2019-2020年冬春航季,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将新增及加密...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公益“1小时”,爱的路上尽芬芳 记槐荫区新城道德之星朱玉德和他的公益“朋友圈”故事)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