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依托全市统一的大数据平台,济南市已累计落地各类数据资源近6亿条,挂载各类共享数据资源10159项,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公共信用和电子证照5大基础库得到进一步完善提升,市级部门“上云”率达96%,市级应用“上云”率达95%。
但“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现象依然存在,政务数据管理分散、融合应用不足、共享开放程度不高;群众办事重复提交材料,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也有待提升。“这些工作的滞后,制约了济南市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和广度。”市大数据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政府,首先要夯实建设基础,推动政务大数据的汇集与联通,为开放、共享、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包括加强网络运行支撑能力、完善政务云平台运维能力、夯实数据资源保障能力、提升数据开放运营能力、强化基础应用支撑能力、加强安全保障管控能力等。
在实施方案中,济南市提出了多项创新举措来夯实数字政府建设基础,包括:依托量子通信网开展政务外网认证、数据共享交换、移动办公等业务场景应用试点;应用区块链技术探索数据资产上链管理,构建数据资产可信可控管理新模式;借鉴“河长”、“路长”探索推行“数长”制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单位数据整合共享责任;打造全时空大数据中心,建成“既往感知、即时感知、即将感知”的全维感知体系。
根据实施方案,济南市将建立完善覆盖全市域、全行业的统一大数据管理与服务体系,实现政府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鼓励社会各方深入挖掘大数据政用、民用、商用价值,推动“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转变;市、区县应用系统要100%上政务云平台。
政务大数据利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积极探索推进政府数据运营试点,不断释放数据开放赋能社会经济发展红利:探索组建数字济南公司,开展数据治理、挖掘分析、增值服务等运营工作,培育发展大数据产业;高标准建成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全国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与运营中心、区域物流大数据中心。
为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重复提交材料、证明等问题,济南市全面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大力推进电子证照在政务审批服务事项中的应用范围。未来将建成全市统一可信的身份认证和电子印章系统,支撑各部门业务应用,实现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务应用系统“一次认证,全程通行”。
“以电子身份证为例,到时候群众购买长途车票、入住酒店,到政务服务大厅及车管所办理部分业务时,可采取‘刷脸’或通过‘泉城办’APP亮出电子身份证等方式实现身份核验,即使没带实体身份证件,也不用担心会误事儿了。”市大数据局上述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刘文忠)
新闻推荐
本报10月28日讯(记者刘文忠)记者从山东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2019-2020年冬春航季,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将新增及加密...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