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整后的历山路自上个月起,居住在济南市历山路周边的居民便会发现,每逢夜深人静时,历山路便会涌入不少施工人员跟设备进行道路施工改造。历时四十余天,记者昨日获悉,历山路的路面整修工程基本完工。这条投入运营13年的城市南北主干线旧貌焕新颜,将有效提升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方便周边社区的居民出行。记者白鑫燚
“昼伏夜出”四十余天
历山路旧貌焕新颜
众所周知,历山路是位于济南市主城区东部一条南北向主干道,于2007年建设投入使用,至今已经运营了13年。受沥青性能老化等影响,加之交通量大、BRT等车辆多且集中的运行环境下,道路设施持续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大量道路病害集中凸显。
为了方便市民更好的出行,提升城市面貌,自今年10月份起,市交通局对历山路实施整修。主要整治内容包括对道路沿线的道路病害进行维修整治,提升检查井及雨水口、机动车道整体罩面、路缘石更换、人行道花砖修补及道路标线施划等,并同步进行路灯、燃气配套管线建设。
“做为一条重要的城市主干道,历山路南来北往的车辆较多,承担着道路交通压力。为了将施工影响降到最低,让周边群众可以正常的工作生活出行,本着少占一米是一米,少封一天是一天的原则,我们将大量施工工作改在夜间进行。”据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在夜间十点交通压力较小后,封闭了历山路部分车道进行施工,进行路面沉陷区域处理,检查井、雨水口加固,以保障白天全线施工不封闭交通。
据介绍,为了将施工速度提高到最快,该工程也加大人员及机械投入,现场施工人员最多时可达400人,各类施工机械70余辆。截至昨晚,历山路道路整修工程已完工。“现在工程大部分已完工,仅余一点收尾工作,而为进一步缩短工期,将继续增加人员投入,加班加点、加速施工。”工程负责人说。
引入“黑科技”路面沥青加厚1厘米
此次历山路道路整修工程北起北园大街,南至经十路,全长4774.15米,道路宽度为60米,总面积约17.6万平方米。在这其中,使用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总面积约14.6万平米。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工程是济南城区道路第一次大规模使用这种技术。
记者了解到,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是一种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等级技术,采用就地加热、翻松、搅拌、摊铺、压实等连续作业,一次成型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100%原价值就地循环再生利用。施工时,现场机组由加热机、整形机、料车、摊铺机、压路机组成序列“一”字排开,配合施工。整个养护过程无噪音,就地施工将沥青加热铣刨、无废料转运,无垃圾、无污染。“这个技术可使施工效率提升1至2倍,使3个月的工期缩短至45天。而施工后的路面质量也将提升,且更加节能环保。”据施工人员介绍,此前,龙鼎大道采用的也是该项技术,而因历山路原有道路现状较差,故而加铺1厘米沥青,对平整度有提高。
标线更清晰
雨天的行人斑马线不打滑
众所周知,路面使用年限久了之后,道路标线就会模糊不清晰,对过往车辆驾驶员造成困扰。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次历山路道路标线采用双组份划线。“这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高端划线,划出的线虽然更薄,但是比热熔的耐磨,寿命更长,持续反光时间长。并且施工无需加热,更环保污染少,改善了雨天行人在斑马线易滑倒的状况,而且能够达到全方位反光和雨夜反光。”现场施工人员介绍说。
据了解,与传统的热熔型标线相比,该工艺不含溶剂,环保性能好,尤其在旧线翻新时无需除线,完全没有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而涂料硬度及柔韧性调整方便,对水泥、沥青等路面及北方、南方气候适用性广,无需加热,效率高出了3倍以上。与此同时最值得关注的,便是该工艺的耐磨性好、寿命长、不易褪色。同时反光效果好并能长期保持。
新闻推荐
滴,请刷脸,“秒进”趵突泉! 趵突泉景区启用刷脸入园系统,11类人群可首批尝鲜
在趵突泉景区,市民体验刷脸入园参观。新时报记者黄中明摄从现在起,趵突泉景区可以“刷脸入园”喽!11月14日下午,济南...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