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李传营
据本报报道,去年12月28日,患者小耿“如约”给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郭晓华送来一捆嫩嫩的芹菜。这捆芹菜与医患关系的故事,已经温情演绎了14年……
14年前春节前夕的一天清晨,郭大夫出门准备上班,眼前一幕让他瞬间感动得不知所措:冰天雪地里,他医治的患者小耿,在她丈夫的搀扶下站在门口等候,手里提着一捆芹菜芽,郭大夫愣住了,心中一热,瞬间一股眼泪涌了出来……
人吃五谷杂粮,没人不会生病,生了病就得找良方、看医生,所以,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对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医生敬爱有加,诸如我们济南的扁鹊,以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古代名医都被人们奉为神医、医圣等无尚尊号,可是现在,医疗水平飞速发展,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医患纠纷反而多了,为何?笔者认为,其关键是医患双方貌合神离,没有深刻理解医患双方这对矛盾统一体的根本真谛!
那么,医患双方的根本真谛是什么呢?——是治病、是救人,是站在共同战胜疾病这一统一战线上的“利益共同体”。因为“医”和“患”不仅有着“战胜病魔,早日康复”的共同目标,而且战胜病魔既要靠医生精湛的医术,又要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从这里可以看出,对抗疾病是医患双方的共同责任,只有医患双方相互配合、积极治疗,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在疾病面前,医患双方是“同盟军”和“统一战线”,双方只有相互鼓励,才能共同战胜疾病。
从文中看出,患者因患肾病治疗半年,在几近失去信心的时候,医生经精心了解和检查,为其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经过半年的精心治疗和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病人坚定了治疗信心,病情也逐渐稳定,这些情节,在积极实行“药治”的前提下,充分施以“心治”,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体现出对于疾病治疗的关键和精髓,抓住了共同对抗疾病的要义实质,这是“医者仁心”的表现,也是患者得以逐步恢复的关键所在。
从这对医患关系来看,其最关键、最感人的地方是体现在那把芹菜上,是医生对患者亲人般的悉心呵护和治疗,让患者备受感动,将自己亲手种的芹菜送去一把,聊表谢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医患关系变成了亲情关系,所以,这把芹菜一送就是14年。由此,笔者想起了一则有趣的民间传说:唐朝药王孙思邈外出采药,遇一只母虎张口拦路,随从以为虎欲噬人而逃,孙思邈却看出虎有难言之疾。原来这母虎被一长骨卡住了喉咙,是来拦路求医。孙思邈为其将异物取出,虎欣然离去。数日后孙思邈在返程中途经此地,那虎偕虎崽恭候路旁向他致意。这则故事充分说明了“医者仁心”和“患者怀恩”的医患关系,也是医患这对利益共同体良好关系的最好注脚!
俗话说,浇花要浇根,交人要交心。那么,医患关系的根在哪里呢?说到底就是“人心”!是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心与心的关怀和心与心的相知相印。正如本文所体现出的,芹菜虽不贵,但千金难买,一捆虽不多,却情深意长!——或许,这就是医患关系所应有的真谛!
愿所有医患关系和谐温馨,愿这把“小小芹菜”的故事能够温暖和启迪更多的人!
新闻推荐
1月11日上午,由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儿童心理养成剧《憨憨熊卖时间》在宝贝剧场成功首演。轻松幽默的故事情...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