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一公司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
现场紧张施工
雷神山医院项目全景
武汉雷神山医院于2月8日已正式交付使用,并收治首批患者。雷神山医院展现出的“中国速度”举世瞩目。2 月 3 日上午,总部位于山东济南的建筑央企——中建八局一公司受中建集团党组、中建八局党委委托,组织100余人的突击队奔赴武汉雷神山医院,负责病房区的电气、给排水、通风等工作,与全国各地数千建设者一起为雷神山医院巩固疫区“生命防线”,用实际行动彰显央企担当。
令人震撼的奇迹背后,是一批批可敬可爱、朴实担当的逆行者,他们用奉献搭造生命的桥梁,义无反顾投身到这场防疫大战中。让我们通过7则“小事”,一起揭秘雷神山奇迹的故事。
与疫情赛跑只为巩固“生命防线”
抗击疫情如救水火,2月3日,中建八局一公司奉命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仅仅用了4个小时,就组建完成了一支超过百人的突击队,满载着物资与希望,跨越近千公里,奔赴雷神山医院建设一线。
中建八局一公司雷神山突击队于2月4日上午8点正式进场施工,负责部分病房区的电气、给排水、通风等机电安装施工任务。虽然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巨大,但是所有人心中都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打出山东人、八局人的气势,保持全面领先!31名管理人员和143名工人采取两班倒的方式,不到48个小时顺利完成部分房间的调试亮灯!由于他们的施工速度快、质量高,获得相关方的高度认可,突击队负责施工内容新增加A1、A3病房区和药库区、医护通过A区4个区域,由区域专业分包变身区域“总承包”,并承担起了施工难度最大的公共区域内通风空调系统施工任务。
全速奔跑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突击队进场后遇到的第一项挑战,便是物资紧缺。现场所需的材料、机具种类多、供应十分紧张,“团结协作、自力更生,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八局人骨子里特有的韧性,在这里再次发挥到了极致。
安装公司华中片区经理方磊担任突击队对外协调负责人,他发挥“属地作战”优势,采取采购与调用相结合的方式,从周边项目调用多台电焊机、切割机等施工机具,联系多家长期合作的武汉地区材料供应商,大量采购PPC热水管及管件、手钻、三级配电箱、记号笔、卷尺等材料,保障工程施工速度。自2月3日奔赴武汉,方磊只简短休息了3次,都是在工地旁的车辆里,每次都不到3个小时。
突击队员张志龙是新风工区空调负责人,2月4日抵达现场后,每天都是凌晨2:00后才能返回住处,每天走的步数超过30000步,长期霸占微信步数排行榜榜首。最紧张的时刻,他几乎与同事进行“2小时倒班”制,简单休整一下又重新投入了工作。他将施工计划细化到“6小时汇报”,定期梳理自己施工区域内的人员、材料、机具情况,制定详细的分工表,随时协调现场,保证抢工过程中工序不乱,紧张有序地开展施工。谈到自己这次驰援武汉,张志龙说:“自己没有赶上援藏援川,这次能够援助武汉,是我的幸运,只想按时完成任务,把工程交付国家,能早一天是一天。”
每天200通电话只有105秒微信语音留给爱人
突击队员张荣广主要负责现场材料、机具协调工作,也是第一批来到项目协调资源的人员之一。2月3日,他自驾6小时前往武汉,当天打电话超过200通,导致手机多次自动关机。由于现场忙碌的工作,他差点忘记了爱人的生日,但在仅有105秒的微信语音后,他再次毅然投入到了工作中。
最美逆行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来自河南洛阳的刘伟、孟正伟是好友,曾在多年前从事专业机电安装工作,已离开工作岗位多年。但当孟正伟听说有机会参与到“雷神山”项目建设中,立即给刘伟打了一通电话,电话里两人不约而同地说:“来!”
二人自驾驱车5小时赶到武汉,成为中建八局一公司雷神山突击队的工人。在现场,他们的工作完成后,还主动去帮助其他工人完成工作,两人搭配默契,乐此不疲。刘伟是一名70后,他说:“咱能想到的,领导肯定早就想到了,所以我来这边并不害怕,相信八局领导一定有完善的防控措施”,自己前段时间发了一张在现场施工的照片,爱人还点赞评论,说他是“最美逆行者”,这样的评价让他充满了干劲,在现场每多做一点,就能多为国家作一份贡献。
孟正伟说他这次来武汉并没有告诉父母与孩子,姐姐还是看他的微信步数之后询问才得知真实情况。2003年抗击非典,他就曾参与其中并为一线运输物资,当时儿子写了一篇作文赞扬他的爸爸,孟正伟说到这里十分骄傲:“这次援助武汉,说什么我都要来,只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自己在现场能多做一点是一点,回村里之后,我能‘吹’一年‘牛’!”
暖心瞬间雷神山有苦也有甜
崔磊是一名项目司机,平均每天的接送车程超过了300公里。2月7日是他的生日,崔师傅说:“能为祖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作贡献,这个生日我终生难忘!”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突击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彭来雨决定为崔师傅送一份生日礼物。但是疫情当前,各项物资采购困难,彭来雨在采购后勤物资之余,特意转遍了周围大小市场,终于买到了一个小蛋糕和一束花。这份“来之不易”的暖心小礼物,让崔师傅的心里暖暖的。
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加油干
项目团队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精气神,也感染了很多人。刘建涛是一名标准的济南人,是项目司机。早在春节前,他就为灾区捐了款,为国家建设尽一份心意。这次接到驰援武汉的任务后,他显得异常激动,“没想到自己真的能有机会来到现场,能够为祖国拼搏一次我感到很骄傲。”
项目进场初期现场用车频繁,大家对他说:“师傅,你累了可以去休息一会儿,我们自己开车也可以。”刘师傅却说:“大家都这么忙碌,我们哪儿忍心休息。我们也是突击队员,只要需要,我们随叫随到!”
难忘元宵突击队奋战正酣
2月8日,正值元宵佳节,雷神山突击队依然不下火线。“赶在工期节点前面,又好又快地完成国家的任务”是每一名突击队员的心里话,也是在这个团圆佳节里突击队为国家、为家人送去的最好礼物。
170余名突击队员正在持续奋战,为医院的顺利投入使用发起了最后的冲刺!2月8日晚上6点,彭来雨为突击队员准备了热腾腾的元宵,让大家过了一次终生难忘的元宵节。突击队临时党支部还为队员们拍摄了视频,队员们纷纷向远在家乡的亲人、同事送去了祝福:我们在雷神山,一切都好!
有网友说:其实,哪有什么奇迹,哪有什么“基建狂魔”,只不过是别人父母眼中的孩子,一群善良朴实的逆行者,用生命风险为抗疫负重前行,用血肉之躯铸就中国力量!@中建八局一公司雷神山突击队战士,请一定要安全归来,我们期待你们的凯旋。 (本报记者王宝泓通讯员李贺雷)
新闻推荐
本报2月10日讯(记者戴升宝)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为了保障铁路返程人员快速分流,减少人员聚集,防止疫情扩散,2月9日晚,...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