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合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历城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成为南部山区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1月21日,历城区人民医院接到全面抗击疫情的紧急通知,医院党委紧急动员部署,从发热门诊的建设到组建人才梯队,全面做好守护南部山区的战“疫”屏障。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以“火神山”速度建好防线“第一关”
强化发热门诊建设是防控疫情重点之一。医院党委接到通知后,紧急制定计划,将抗击“非典”时的发热门诊改造成符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标准门诊。原发热门诊一楼年久老化,二楼改做碎石科和职能科室,三楼改做单身职工宿舍,重新恢复发热门诊的功能,改建工作量巨大。但是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发动科室、单身职工搬家、按照三区两通道的标准改造、紧急购买医疗设备和防护用品等。
医院党委组织干部职工和施工单位加班加点,发热门诊于1月22日深夜建设完成,施工面积达500平方米;新安装空气消毒机9台、紫外线消毒车1台、呼吸机1台、监护仪2台、电除颤仪1台;并且将诊疗流程和规范修订完成。
2月1日,全市各发热门诊督导检查情况公布,历城区人民医院取得“好”的等次。36小时顺利完成改造,这就是历城人民医院在疫情下的“火神山”速度。
党建引领抗击疫情
打造一支攻坚克难的钢铁队伍
发热门诊是疫情处置的“桥头堡”。医院党委从全院择优抽调医护人员,组建了三个诊治梯队并成立发热门诊临时党支部。
“我参加过2003年‘非典’的一线防控,记不得多少次与疫区归来的发热病人直接接触。”发热门诊主任李桂华今年已经50岁,可以说是医院最有经验的大夫之一,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他深知现在的危险有多大,更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他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向院党委递交请战书要求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李桂华把老父亲一人送回老家,把妻子和女儿送到市区的新家中,自己把“家”搬到了发热门诊,24小时随时迎接各项工作任务。同样,护士宁力臻拥有抗疫“刀锋尖兵”的称号。她是一名年近50岁的单亲母亲,儿子面临高考,母亲患有高血压,疫情期间,她只是电话指导母亲吃点降压药,没有上门去看望一眼。她总是在电话中给母亲留下“轻松的笑声”。近年来,她一直身患疾病,在此次疫情期间,她连续工作超负荷又导致扁桃体化脓,仍坚守在一线。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将勇于担当,不惧危险,依法防控,科学诊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就是医院发热门诊一线的“战斗”团队,他们是历城区人民医院共产党员先锋岗中最突出的“先锋”。他们不断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熟练掌握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真正打造成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钢铁队伍。
不畏艰险 勇攀高峰
守护南部山区30万人的生命安全
2月3日,历城区人民医院严格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落实“五个凡是”,对湖北返济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一律进行核酸检测。
时间紧、任务重、路程远、人员分布广、天气严寒等困难重重。南部山区涉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重点人员共计200余人,分布在南部山区100多个山村中。南部山区管委会社会事务管理局党委决定,以历城区人民医院为主、联合5家卫生院成立7支采样队分别实施。
2月3日晚,李桂华穿上笨重的防护服,带领其他医务人员顶着凛冽的寒风,到柳埠街道连夜采样,从施工工地到与泰安搭界的小山村,一路上翻山越岭,行程近百公里,次日凌晨两点多完成采样工作,为南部山区提前一天完成采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发热门诊开诊以来,历城区人民医院共接诊排查患者570余人次,其中发热患者350余人次,取咽拭子标本330余份,隔离留观患者14人。医院还从手机上开发了线上发热门诊功能,医生随时都可能在网络上进行诊断。“从网上接诊可以初步判断病情,分类指导诊疗。”李桂华说。
“时间就是生命,防疫刻不容缓,要保护南部山区30万人的生命安全,必须迅速筑起一条安全可靠的防线,防疫责任重于泰山。”历城区人民医院院长吕永生坚定地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为民解困、为国分忧是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报记者 刘文)
新闻推荐
本报2月19日讯(记者王晓菲)记者今天从市社保中心获悉,根据省人社厅《关于暂停缴纳2020年2月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济南...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