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起草的《关于扎实做好企业复工复产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市领导小组名义印发。《通知》针对企业集中反映的人员返岗、交通物流生活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共性问题,给出了具体可操作性的解决措施。
专员服务“四上企业”实行问题销号制
《通知》指出,要完善企业复工复产服务保障机制。企业生产服务保障组要做到“四上企业”全面覆盖、需求导向、一企一策、靠上服务、合力落实。各区县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再成立企业生产服务保障工作专班,建立“三清单一台账”——“四上企业”清单、服务专员清单、解决问题清单、解决问题工作台账,依托“济企通”设立网上诉求受理平台和企业服务保障电话,形成推进问题解决的销号和动态反馈机制,推动问题及时有效解决,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
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大市直部门联系服务企业力度,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有关部门,建立直接联系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从“四上企业”中分别确定不少于100家重点联系企业。服务企业专员要收集企业需要政府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帮助协调解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口岸物流、应急管理、市场监管、金融监管、民营经济等与企业复工复产密切相关的市直部门按照以上原则,加大服务企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度。
不能提供住宿的企业要临时调配安置隔离点
《通知》提出,各区县要妥善解决员工返岗、出行和就餐等生活服务保障问题。
具体而言,复工复产企业“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建立员工个人健康档案,实行“一人一档”“一企一册”。特别是商贸流通行业、建筑行业和楼宇集中办公企业,对人员出入口罩佩戴、体温检测、工作场所消毒消杀和员工就餐等环节要采取更严格的防控措施,消除各类风险点。
在人员返岗方面,对外省返济的高管等有核酸检测需求者,要及时提供相关服务。对外省返济职工数量多、且不能为职工提供公寓等集中住宿条件的企业,由所在地区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临时调配酒店宾馆、学校宿舍等设置统一临时安置隔离点。
在员工出行方面,要有序恢复公路客运班线、城市公交等服务,面向省内和省外非严重疫情地区开展企业员工、农民工等返程群体的客运包车和定制化运输等“点对点”“家到厂”服务,对这类人员不再隔离观察。对在省内连续居住14天以上、没有可疑症状且非(或已解除)隔离观察的人员,由现住地社区(村)防控小组出具全省统一的健康通行卡,各地各单位对持卡人员一律予以通行。各区县领导小组要制定社区、村居到企业务工人员出入管理具体方案。
在员工就餐方面,要保证职工食堂、餐厅的食材安全和餐具卫生,采取分餐制、盒饭制和送餐制。商务部门要主动为辖区企业提供餐饮流通企业信息,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提供配餐、送餐、供餐服务。
鼓励企业就近就地解决物料问题
针对企业面临的物流运输问题,《通知》要求,各区县领导小组要纠正“一刀切”交通管制行为,对交通管制道口再明确,及时开辟绿色通道,确保企业原材物料运的进来,产品运的出去。未进出武汉市的司乘人员,经体温检测符合规定的,不需居家医学观察14天;未进出湖北省的司乘人员,经体温检测符合规定的,可继续承担跨省运输任务。
针对供应链配套问题,济南鼓励支持企业和项目建设单位就地就近解决原材物料问题,利用山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山东省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发布企业原材料供需信息。同时,分市内、省内、省外、重点企业四条线,通过电话协调、函商对接、专人跟进等措施,加大协调解决的力度。区县领导小组直接协调解决市内需求;省外需求和解决不了的省内需求由市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对重点企业,市、区领导小组加大直接服务保障力度。
《通知》还要求,各区县要多种渠道送政策上门,实现企业需求和政策落地有效对接;综合运用“减免缓退”等各类政策手段,采取马上能落地、能见效的应急举措,解决广大中小微企业最“急难愁”的问题。加强市区互动、部门协同,齐心协力促进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和正常运行。
(新时报记者黄敏)
新闻推荐
本报2月21日讯(记者林江丽)今天下午,副省长任爱荣到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调研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和济南片区建设...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