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投资对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而项目建设是投资的有效载体和主要抓手。市发展改革委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抓牢抓实项目建设,在保障要素、机制调整、组织协作等方面多点发力,全力以赴推动重点项目开复工。截至2月22日下午5点,全市保持连续施工和实现复工的重点项目达到156个,一周内增加87个。
从目前重点项目开复工和新储备项目情况看,济南市投资信心依然非常充足。这些重点项目由省、市级重点项目和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构成,其中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产业项目开复工热情高涨。比如,制造业领域,2月12日,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城园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举行开工仪式,计划总投资1535亿元,绿地全球贸易港、绿地国际博览城等未来商业地标项目以及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科技园等前沿科技项目均已开复工,运行平稳有序。
围绕重点项目开复工,市发展改革委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抓好要素保障机制,协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支持重点产业类项目提前预支用地指标,会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梳理出69个重点项目的248亿元资金需求,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同时为重点项目争取省级预留的土地、能耗指标支持,让要素跟着好项目走,确保关键项目如期开工;二是建立省市重点项目服务专员制度,市发展改革委领导班子每个成员包挂若干个项目,做好项目建设调度分析的同时,听取项目建设单位的诉求,在用地用工用料、物流运输以及防疫物资短缺与否方面精准服务。三是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机制,建立重点项目开评标绿色通道,允许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项目建设单位自行办理招标,应急工程项目可以免去招标程序,将各环节“搬”到网上,实行不见面办理,联合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为重点项目组建帮办队伍,提供不见面审批和全程帮办服务,推进重点项目手续办理。
“以上保障机制,为济南市重点项目开复工切实发挥了有效作用。”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党组书记谢堃介绍,为确保经济平稳发展和稳增长各项措施落地,市委成立了经济运行应急保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遇到的问题,都可通过市发展改革委官方网站上的问题诉求平台进行反映,同时,12345市民服务热线也将承担指挥部的政策信息咨询和企业问题诉求受理热线的功能,共同解决相关问题。(文/图本报记者冯瑜张宪政) 扫码看视频
新闻推荐
□吴荣欣陈昕路陈琳报道本报济南讯连日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投资建设的山东济泰高速公路项目陆续恢复生产,吹响了复...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