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工地上,工人们戴着口罩施工。(李娜周萍萍摄)
工人进场必须经过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扫码看视频
2月21日早晨9点,前一天晚上刚下过雨,工地上有些泥泞。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济南市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在“倒春寒”里开始新一天的施工。
2月15日递交复工申请,16日正式复工。作为省、市级重点项目,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试点工程和全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一期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江北最大干鲜果品批发市场的“巨无霸”项目,成为济南经济开发区内第一个复工的省级重点项目和建筑工地项目。随着该项目工地迎来第一批复工人员,济南西部这片沉寂了近一个月的土地透出了新鲜的气息。疫情防控阻击战还未到胜利的时候,复工复产要在严把防控关的前提下进行。此前,济南市已设置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2月19日,济南市下发《关于规范疫情防控引导生活性服务业有序开业复工的指导意见》,对鼓励复工企业、自主复工企业、控制复工企业分类指导,引导具备开业条件的生活服务企业开业复工,并自觉接受主管部门监督指导。
那么,达标复工的项目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呢?项目进展有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记者此行来到济南市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一期)工地现场,正是为了寻找答案——
直击现场
工人测温正常且登记才能进场,记者也不例外
2月21日上午,在济南市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一期)进门处,有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拿着测温枪对进出人员进行测温和记录。当听说要进工地采访,即便有项目负责人陪同,但工作人员“哦”了一声表示知晓后话锋一转,“那你们也得测温登记才能进”。完成以入场时间、温度、姓名、电话和单位为主要内容的登记,经测量体温正常,另一名工作人员递给每人一顶安全帽,记者一行人顺利进场。
进入工地,记者看到十几名戴着口罩的工人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该项目投资方济南文旅发展集团现场负责人刘涵介绍,按照项目要求,复工的工人均戴口罩作业,项目部上午下午各发一个口罩给工人。项目通过多渠道采购了防疫口罩、消毒酒精、消毒液、手持式测温仪、医用手套等防疫物资,能够满足复工初期的需求。而该项目之所以申请复工并获得批准还得益于分阶段、分批次的工作方式。目前,正在进行的是道路洗车台的混凝土浇筑和生活区临时道路修建,用工不是很多。而一旦这些基础设施完工,项目进入动土施工阶段,用工能达到500余人。
“用工少降低了防疫难度。现在工地上的这些工人绝大多数是本地村民,除了工地这里的防控措施,他们还要接受各个村居的疫情防控措施,比如体温测量和信息登记。就像把住了疫情防控的出口和入口,所以现在我们还是比较放心的。”刘涵告诉记者,复工后,项目建立了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制度,并做好了项目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此外,项目总承包单位还设置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立了项目经理负责的疫情防控机构,对人员进行全面排查,了解其健康状况和同疫区接触的情况,并建立了健康档案。对于近期接触过湖北籍人员及在湖北驻留过的员工,则劝其暂不返岗。
项目还建立了“定时消毒制度”,项目各办公区、公共卫生间等区域每日进行零死角消毒处理,“我们要做到不遗漏一间办公室、一处室内公共区域”。
一天三次测体温、增加消毒频次……工地现场的这些防控举措都是根据该项目提交的疫情防控预案来进行操作的。在项目办公室内,记者看到了这份预案和复工申请的复印件。此前,济南经济开发区审批服务局通过微信群向该项目发送了复工申请所需要的材料要求,并指导项目完成材料准备。2月15日,该项目把复工申请和防疫预案提交济南经济开发区。该开发区已经和长清区住建局等相关部门以及开发区承载地平安街道办事处建立协作机制,畅通快速复工许可渠道,通过企业自查和质监复查双管齐下,保证24小时内复工有答复。而实际上,仅仅用了2个多小时,该项目的复工申请就获得批准。2月16日,该项日正式复工。
开工体验
为证明自己没离开济南,拿出和妻子聊天记录
项目复工复产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人招回来。鉴于前一阶段疫情防控省外工人返济复工需要先隔离14天,本地工人去外地复工也面临诸多困难的实际,在填报复工申请时,济南经济开发区审批服务局就给项目建议,复工初期,可考虑本地劳动力优先复工。而如果必须要把外地员工接回来,建议使用专车点对点接。
这也正是项目投资方和施工方当前最关心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考虑,他们认为,按照项目复工初期的需要,本地的工人优先复工好处不少。一方面,目前项目基础设施还不完备,工人离家近,不用提供食宿等集中生活区域,也降低了防疫难度;而另一方面,附近各个村居的封闭管理也为项目提供了较为安全的用工保障。用刘涵的话讲,长清是有名的建筑之乡,干过建筑的老乡比比皆是,所以在本地找工人不愁。
所以,当济南市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一期施工单位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该项目施工经理周勇提出复工上班的时候,刘涵是非常犹豫的。因为周勇家在四川,过年期间难免走亲访友,再从家里赶回来,如果让他此时复工上班,难免会增加新冠肺炎感染和传播风险。所以,刘涵明确地拒绝了周勇的上班请求,并安慰他多在家里待几天,等疫情过去再上班。而且项目只是在进行前期施工准备,还没有进入动土施工阶段不用着急。周勇却告诉他,年前因为一些事,自己并没有回家,一直在济南待着。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出过济南,周勇把自己和妻子过年期间的聊天记录截图发给了刘涵,并且把自己的双测温情况也发了过去。
复工后,周勇担任该项目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他复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施工区域疫情防控主要措施”贴在了工地进门处的墙上。这样,工人上下班时应该怎么做,看看就知道了。
项目工期
基本未受疫情影响,一期预计10月底营业
为加速项目进展,去年,济南经济开发区与项目企业签订帮代办协议,为项目确定代办专员,帮代办项目的手续办理及推进工作。该项目在未取得土地之前,就由济南经济开发区出具唯一用地凭证,于去年11月28日一窗总受理,向各部门派件,并联审批,仅用8个工作日就为该项目办结了设计方案联合审查。
同样为了加快进度,在济南经济开发区建筑项目中,该项目是第一个复工的,但是和年前计划开工时间相比仍拖后了10余天,那么,在疫情之下,项目工期和进展会不会受到影响呢?刘涵介绍,目前正在进行的是项目的施工附属设施建设,比如洗车台和生活区道路等,现阶段原本就用工不多。而等项目进入动土施工阶段,工人能达到500余人,项目施工也会迎头赶上。再结合此前项目办理手续节省的时间,综合考虑,按照他的预计,今年10月底,济南市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一期,也就是果品区实现开园营业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后续几年,在这个总投资137亿元,占地2662亩的济南市首个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里,蔬菜交易区、粮油副食交易区、水产交易区、肉禽蛋区、冷链物流区、净菜加工配送区、商务区、生活配套区等将逐步配齐。
相关链接
济南市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到底什么样?
一说起市场,不少人脑海中闪现的是鳞次栉比的货物,拥挤的商铺和斑驳的地面。而济南市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将和以前的市场大不一样:具体来说就是“智慧化、综合化、立体化、生态化”。
济南市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是省、市级重点项目,是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的试点工程,是全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济南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济南文旅发展集团作为项目投资建设主体,具体负责项目土地熟化、投资融资、管理运营等工作,致力于打造集“智慧化、综合化、立体化、生态化”于一体的第五代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国内农产品物流枢纽点。
此次一期开工复工的果品区整体占地面积198亩,建设规模达到11.5万平方米。园区分为进口精品水果区、国内精选水果区、芒果区、香蕉区和干鲜果品区等五个功能分区。项目有望今年10月正式开园营业,建成后将成为江北最大干鲜果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有望突破百亿元,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
济南市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总投资137亿元,占地2662亩,包括果品交易区、蔬菜交易区、粮油副食交易区、水产交易区、肉禽蛋区、冷链物流区、净菜加工配送区、商务区、生活配套区等。
另外,项目包括由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博物馆、生活配套小镇、都市圈农产品加工交易中心、全国农产品集散中心、农产品智慧流通发展中心、全市农产品配送中心、产业服务(含金融)中心、区域农产品价格形成中心构成的“一馆一镇六中心”八大功能板块。市场整体采用双首层,局部多层式设计,充分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在规划中以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前瞻时尚为三个重要的设计维度,以“动静分离、人车分离、商住分离”为设计要求。市场致力于打造成以“农业+互联网”作为市场战略发展重心,集线上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交易、线下实体市场展示、电商运营培训、农贸生态旅游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贸O2O专业市场。
同时,根据济南市农批市场的战略布局,未来济南文旅发展集团将在济南市布局三个一级农批市场,六个二级农贸市场和深入社区的多个三级农产品便民采购点。
(本报记者邵明红)
新闻推荐
济南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公告 (济转先管建告字〔2020〕1号)
经济南市人民政府批准,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理委员会建设管理部联合发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