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月25日讯(记者 刘阳 通讯员 李猛 孙化鹏)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不了品质市中开拓奋进的铿锵脚步。今天上午,2020年市中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大会举行。市中区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面加快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全区上下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掀起全面聚焦项目建设、全力攻坚项目建设、全心服务项目建设的新热潮,努力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品质之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中区委书记韩永军表示。
坚定发展信心 市中“昂扬起势”
起跑冲刺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
此次大会的举行,既是市中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发扬“市中铁军”精神,夺取疫情防控防治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重要举措。“2020年市中区重点项目推进大竞赛全面开始!”现场,随着韩永军一声令下,市中区全面吹响“项目提势”冲锋号。
今年以来,市中区一边战疫情,一边抓生产,八大类89个重点项目全面统筹推进,重点围绕兴隆、十六里河、党家、白马山四大拆迁供地主战场,积极推进大涧沟安置二期、党家绿色智造小镇等15宗面积2000余亩、计划实现120亿元土地收入的供地项目;加快完成济南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调度指挥中心等市级重点项目的房屋征收工作;加快推进实施小梁庄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策划启动柏石峪区域内石青崖旧村改造和党家片区党东、党西旧村改造;实现15个项目21个村居共约2万套、4万余人的回迁安置工作;加快推进双龙、马家庄等6个项目4800套安置房的开工建设任务;切实抓好35所教育设施的续建、开工工作;完成岔路街、公立街平房区等4个零散棚户区153户居民正式协议签订,启动皖新街平房区等3个零散棚户区142户居民搬迁改造工作;全力推动济郑高铁、大涧沟路等16条市、区重点道路的拆迁建设任务。
项目大干快上 坚守安全底线
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齐抓共管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开工复工关系生计。
据了解,市中区坚持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从机制建设、任务落实、重点产业三方面聚焦发力,坚持重大事项、重点工作、重要工程项目化,项目推进责任化,责任落实具体化,发扬“项目进度就是尺度、现场就是考场、工地就是阵地”的比拼精神,快节奏、高效率地推进手续办理、要素保障、问题协调、跟进落实等方面工作。
同时,该区大力倡导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和平台思维、生态思维,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二环南路科创产业带和南部科创新城建设,不断做强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5G+泛在物联网产业园、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一批重点产业园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底线约束力,是市中区今年要强化的“六力”之一。项目“大干快上”的同时,市中区强化安全生产,做到“坚守底线”,把规章定得更细致,把预案做得更完善,把人员培训得更到位,严格抓好工地疫情防控,确保各项措施百分之百落实到位,进一步查缺补漏、规范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切实筑牢安全防线。
完善服务保障 惠企再添新举
以“温暖如春”服务助力复工复产
“越是在这种企业‘咬牙坚持’的关键时期,越需要党委政府挺身而出、现身担当。”本着这样的思路,市中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奔着问题嘘寒问暖,帮助企业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企业方便就一线解决落实,不方便就通过电话、邮件、微信工作群等多种手段,全天候、全时段随叫随到;拿着“干货”雪中送炭,积极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链接劳动力和市场、银行与企业,切实以用工、融资、物流等有力支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战疫情抓生产,提升政府保障力;变危机为生机,让企业充满活力。市中区还将带着责任“敢包敢揽”,全区各部门、单位牢固树立“有解思维”,立足职能、盯上靠上、精准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让“指尖办”“网上办”成为常态,以“线上开工”推进线下复工,指导企业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加大重点企业物资倾斜保障力度,真正彰显市中区的态度和温度。
新闻推荐
农村大众报济南讯(记者刘真真)2月24日,记者从济南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济南市农业农村局早谋划、早...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