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冲在地头收山药 新时报记者王铮 摄
4月初的风裹挟着黄河泥沙的气息吹进长清区孝里镇庞道口村,一名肤色黝黑的中年男子站在地头一筹莫展。这名男子就是远近闻名的“山药哥”庞冲。原本3月初就该销售一空的山药,如今还有20多万斤没有销路,随着天气的转暖,山药面临长芽腐烂的风险。
到了种植季去年山药还未收完
3日,新时报记者来到庞道口村,在这里,庞冲流转了500余亩土地种山药,年产300万斤,并成立长清区恒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山药是4月份种植,11月份成熟,陆续收三四个月,就能全部收完。”庞冲告诉记者,因为疫情,很多外地的工人回不来,导致现在还有40余亩的山药没有刨出来,加上之前库存的,一共有20多万斤山药没有卖出去,其中白玉山药占了一大部分,还有铁棍、西施、九斤黄等品种。
今年之前,庞冲从来没有为山药的销路犯过愁,超市、酒店、外地客商的订单源源不断。如今,一切都与往常有太多的不一样。“气温一高就需要用冷库储存山药,这样一来成本就高了,就算放在冷库里,时间久了也一样会腐烂。”面对一堆堆山药,庞冲难掩心中的焦虑。
紧临黄河沙质土壤种出的山药富含锶
庞道口村紧临黄河,沙质土壤为山药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为土壤好,我种的这些山药都富 含 微 量 元 素 锶 ,每 千 克 达2.83mg。”庞冲自豪地说,特别是白玉山药,汁多脆度高,含有大量的黏蛋白,营养丰富、口感爽脆,不变颜色。“我们使用的都是有机肥料,全部用豆饼作底肥,不打药,生产过程全绿色。”庞冲指着身旁的山药说道,产品已通过无公害认证,并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回乡创业种植山药帮助贫困户增收
80后的庞冲是土生土长的孝里人,11年的国企工作让他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我看到大家还是按照传统方式种植玉米、小麦,一亩地挣不了多少钱不说,遇到恶劣天气基本收成也没法保证。家乡要发展,必须改变发展方式。”说起回乡创业的初衷,他这样说道。
经过多年的发展,庞冲的合作社每年发放土地流转费50多万元,除了土地流转租金收益,他还解决了庞道口村及周边村上百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每户平均增收0.8万元,。
现在,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吃到富含“锶”的山药啦。市民可扫描下方小程序码,即可参加山药促销活动,5斤富“锶”山药仅需15.9元,还可送到家门口,快快行动起来吧!
(新时报记者王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展铭通讯员靳鑫)近日,槐荫区南辛学校2016级4班顺利召开了线上家长会,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线上学习的重要性,...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