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庆
如果不是亲身来到,你似乎很难相信,与喧闹的润华汽车公园相邻,会有这么一片广阔的原野。水环树绕的草甸平原、可以零距离亲近湿地的栈道、四时不同的田野风光,还有大片芦苇摇曳生姿,中间飞起大群的白鹭,它们在近百座岛屿间自由生长,让人忘却城市的繁华,回归自然的沉静。
这是济西湿地公园,一片城市里的原野。它位于济南市中心城区的西部,紧临玉清湖水库,北接玉符河,东到南水北调东线引水渠,横跨长清、槐荫两区,总面积1130公顷,相当于10多个大明湖。最可贵的是,它处于高速发展的济南主城区内,交通发达,人们抬腿即到。它原本是济南西部的黄河背河槽洼地,现在,承接着黄河和长江的水,加上南部泰山水流,都汇集到这里,形成这片规模宏大的湿地。它的诞生,是城市高速发展和注重环境保护的产物,走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有着回归大地母亲怀抱的感觉。大堤上杨柳堆烟,叠翠成行,自是妩媚飘逸。不过我更愿意细看那斑驳混杂的树林和恣意生长的野草。树木是北方常见的品种,大叶女贞、栾树、毛白杨、元宝枫等,各有各的精神,无一例外挺直了胸膛。而荆条、酸枣、拉拉秧、老苍子、狗尾草等卑微而快乐地紧贴着大地。春去秋来,野花寂寞地开,野果寂寞地红,对应着贴着地面寂寞生长的野草的明灭。人行其中,也成了一棵移动的植物。
这片原野上,最令人瞩目的还是这儿的河流。其实还不如说,这儿是一片水系。这片湿地形成的时间不长。2001年,作为济南饮用水水源地的玉清湖水库建成之后,水库侧渗,成为重要补给水源。加上黄河与长江南水北调水流,在独特的地质条件下,形成了众多池塘、小溪、浅滩、河道,天然之下,略加人工,便形成了如今沟汊纵横、水泽遍地的湿地景观。河流在近百个岛屿中流淌,清清亮亮,河中的水草和岸边的杂木始终纠缠着。青蛙从岸边一跃,把小鱼儿惊得四散逃开。而小岛上垂钓的老者却巍然不动,任凭清凉的河水穿过丝线下的弯曲的阴影,映着水面上波光粼粼。河流,自然欣悦着自己所孕育的那一份生机,但也憋足了劲儿,向着流向大海的小清河缓缓而去。
最妙的是,这众多的岛屿和河流,人们可以亲近。公园里,石桥、拱桥、木桥、树桥,横亘于镜波流水之间,将大地与河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木栈道格外惹眼,于草木水影里蜿蜒曲折,或在平湖之上,或临滩涂之间,或跨丛生深草,或邻芦苇而过,最终与景区长达15公里的生态小径对接起来。不同的地形地貌之间,人们轻衣革履,有野游之趣,却无杂木挂身之忧,无溅水湿衣之累,更无劈荆斩棘之苦,这是怎样一个逍遥游!
对孩子们来说,原野最吸引人的是数不清的、道不出名字的飞鸟、动物和昆虫。大概是喜欢这儿的水草丰美、鱼白荷香,白鹭经常在这儿出没。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大鸟徘徊,麻雀和乌鸦也不时飞过。孩子们在呆望后注意力又回到小溪边。年轻的妈妈一网下去,便有小小的鱼儿和泥鳅在孩子们的欢呼里装到小桶里。夏日,黄鼠狼和小刺猬常常出来遛腿儿,引得孩子一片惊呼。秋天,蟋蟀和蝈蝈的吹拉弹唱更闹得孩子们心里痒痒的,便呼朋引伴,循着声音向草丛扑过去。失去吟唱的目标后,又蹑手蹑脚地追踪着蚂蚱,偶尔停下脚步,察看倒毙在草丛里不知名鸟儿的尸骨。它们在这里土生土长,存在着也同时消失着。
秋天时,芦苇是最冲击人的心灵的。湿地拥有大面积原生的芦苇荡,乘坐画舫或划着小舟,游走穿梭在苇海中,赏两岸芦苇,听鸟鸣欢唱,有较大的概率成为一株“会思考的芦苇”。你看那芦苇沿着浅滩紧挨着,却又相对独立,细节疏茎,素穗飘飘。微风吹来,穗缨在空中恣意挥洒,雪一般的芦花将飞未飞。飞起来的芦花遥遥上升,起初是白色,阳光照过,有着透明的淡金,最后暗淡下来,隐入池塘中的枯荷。风起,大片芦花随风起舞,雪飞波漾,弥天盖地,“秋风忽起溪浪白,零落岸边芦荻花”的阔大景象又引起怎样的遐思!
于是想起了戴望舒的诗:“故乡芦花开的时候/旅人的鞋跟染着征泥/粘住了鞋跟,粘住了心的征泥/几时经可爱的手拂拭。”语浅情深的诗句也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少时,我随父母在南方漂游,有一段时间住在江西的一个小县城。单位大院外便是一片原野,池沼遍布,河道众多。我曾随着母亲拾过稻穗,随父亲临流垂钓,和伙伴在野地里到处疯玩。那儿,青蛙时时从经过的田埂跳起,小鸟从草丛中惊飞天空。水边的芦苇也成为我记忆中一个永恒的镜头。
离开二十多年,我从未回去过那片田野,那片池塘众多、绿荫繁茂的地方。不过我相信,就算我回去,我也不认识故乡了。每一座新生之城都是如此,毁去记忆中的原野矗立起来,生态自然与都市速度似乎无法和谐共生。流浪者回来,不过像幽灵走过夜晚,在虚无里摸索故乡的面庞。就像如今的我,过着没有黄昏、没有凌晨的日子,整天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日常生活似乎和自然大地没有关系。目光被奇幻的都市生活所惑,身心被滚滚红尘所扰,在汽车尾气中日渐枯萎,成为虽有固定居所却安顿不了心灵的飘泊者。
不仅仅是我,许多人的乡愁都和故乡原野的景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著名学者季羡林在《月是故乡明》中说:“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
其时,我漫步在园区的小径上。前方,一对情侣嘻笑着走入前方斑驳的树林中,消失了。那树、那湖、那小岛、那河流、那芦花、那飞鸟,彼成了此,此成了彼,彼此易位,吸引着我前行。是的,我用尽一生的力量,一直在走,向更好的时光,向那片故乡的原风景。
新闻推荐
华山湖美景新时报首席记者王锋摄被誉为“济南第四大名胜”的华山湖自开放以来,已成为济南“网红打卡地标”。4月1...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