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里山街道玉函北区综合党委书记王敏经常到社区科普体验中心进行消杀和打扫。新时报记者王汗冰 摄
“王书记,今年社区科普大学什么时候开学啊?我们可是盼着能去上课呢。”这几天,六里山街道玉函北区综合党委书记王敏接到不少社区居民打来的电话,询问今年的社区科普大学课程安排。虽然疫情持续向好,但为了大家的安全,社区科普大学目前还没有开课,这不,不少学员已经等不及了。在济南的150多所社区科普大学里,玉函北分校称得上是一个“金牌”分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近10年来,一直在坚守与蝶变。
从无到有专业科普课让“骗子”没了市场
王敏回忆,玉函北区最初开始给居民上科普课,是源于社区里经常有人打着讲课的名义向社区的老人兜售一些产品。有人上当,有人破财,可还是有很多人不断去听课买东西。“当时经常有人到小区里借着举办讲座的名义,给居民发点小东西,吸引人来听课,然后卖产品。”屡次劝说居民无效,王敏和当时的社区负责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骗子可以办讲座,我们也可以请专业的老师来给居民免费讲课。”就这样,他们请来了专业的老师给居民上课,重点讲解有关身体健康、饮食健康等方面的内容。渐渐地,“骗子”们没有了市场,几乎在玉函北区“绝迹”,但科普课程却一直坚持了下来,并成为济南社区科普大学的一个分校。
最初,社区科普大学的课程多是营养、保健类的内容,后来加入了舞蹈、健身、医学,甚至还有法律和心理类的课程。“每年年初选课,学员们都很积极,只要选定就会坚持下来。社区里有一位顾秀贞老人,今年已经70岁了,但一节课都没有落过。”王敏表示,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老人们的生活,实用性也非常强。“营养健康类的不用多说,我们社区有一位居民在上了法律课之后,了解到了房产公证方面的信息,将自家的房产做了公证,也避免了一些纠纷。”王敏说,在疫情期间,不少学员将之前在社区科普大学学到的保健知识分享给家人,不但增强了自身的防护,也让家人受益。
从有到优“国字号”科普示范社区
如今,玉函北区的科普大学课堂,搬到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这里面积大、设备全,学员们听起课来更是有劲头,2014年,玉函北区成为了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玉函北分校也成为济南社区科普大学的“金牌”分校。
记者注意到,在课堂的东侧,还有一个社区科普体验中心,说起这个科普体验中心,王敏满是自豪。“这是市中区设备设施最先进的综合性科普体验中心,平时也会有一些学校预约过来参观和体验。”
其实早在2013年,玉函北社区就建起一家营养与健康科普馆,向居民宣传营养、健康等科普知识。但由于该场馆面积有限、项目单一,并不能完全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在市、区两级科协的支持下,六里山街道根据社区居民需求,新建了一座科普体验中心。2015年1月30日,六里山街道玉函北社区科普体验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涵盖了科普视听、少儿益智、健康生活、公共安全4个板块,具备云端科普、交互式体验、声光电特效等特色。“除了一些常用的身体健康监测设备,在这里,还可以体验模拟驾驶、进行天气科普等等。”
虽然目前科普大学还没开学,科普体验中心也没有开馆,但王敏还是会经常到这里来进行消杀和打扫。“春天到了,疫情形势在持续向好,我们提前做好准备,相信社区科普大学也很快就能开学了。”王敏说。(新时报记者曹茜)
新闻推荐
出动警力1500余人次、设立临时停车区60余处济南交警护学保畅在行动
本报4月15日讯(记者杨晨通讯员林西耐)4月14日、15日,济南市首批高中、中职学校毕业年级学生返校复学。为保障学生返校复...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