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怀祥
◆核心阅读
当前,济南市正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工作。网格化服务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要以“实战”为导向,推进综治中心“枢纽”建设;以“实用”为导向,推进智能工作“平台”建设;以“实效”为导向,推进雪亮工程“支撑”建设;以“实践”为导向,推进网格管理“基础”建设,构建运转高效的集成指挥体系、智能应用体系、信息处理体系和网格工作体系,全面优化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为扎实开展网格化管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12月,中央政法委召开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会议,提出“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加强网格力量配备”等部署要求。网格化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充分凸显了网格化管理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实践证明,加强网格化管理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进而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突破点和切入口。工作中,要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实践”导向,强化“枢纽、平台、支撑、基础”建设,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奠定坚实基础。
突出“实战”性,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枢纽”建设
网格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网格之上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枢纽”,将分散的网格整合成为具有战斗力的有机整体。要突出“实战”导向,推进各级综治中心建设和实体化运行,构建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的集成指挥体系。一是推进市、区县、街镇、村居四级综治中心建设(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雪亮工程建设应用中心,“三位一体”运行)。市、区县、街镇综治中心做到有机构、有场所、有编制、有职能、有人员、有硬件、有保障。村居综治中心做到有场所、有职责、有人员、有台账、有基本硬件保障。二是明确各级综治中心职能重点。主要是统一指挥调度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受理、决策和多部门协调联动、快速应对,发挥好指挥枢纽作用。三是构建各级综治中心指挥调度系统。以“雪亮工程”视频监控为可视化基础,以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为依托,实现点对点、点对多、多对多之间的安全音视频通信,实现跨部门、跨地域远程指挥调度。
突出“实用”性,强化网格化智能工作“平台”建设
网格内事务纷繁复杂,网格化管理运行必须有一个切实管用的工作“平台”,实现网格服务管理的智能化、规范化。要突出“实用”导向,推进各级网格化智能工作平台建设和应用,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效能。一是推动建立市、区县、街镇三级网格化智能工作平台。统一改造升级全市网格化信息平台,对上与省平台有效对接,横向连接市有关部门,对下贯通区县、街镇、村居、网格员四个层级,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网格化智能平台体系,打造社会治理第一道屏障。二是推进网格化智能工作平台功能开发应用。以城乡社区综治网格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实战好用为核心,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智能化、可视化、科学化,完善信息收集、分派处理、情况反馈、考核评价、分析研判、基础信息管理等功能,指导调度工作开展,服务领导科学决策,满足各方网格工作人员及广大居民“线上”交流互动和参与需求。三是明确网格员工作操作规范。社区专职网格员使用统一的应用终端,实现基础信息采集、实时上报处置的规范化。专职网格员手机APP通过互联网实现与后台应用连接,并通过防火墙与电子政府外网实现数据交换。四是强化数据应用。对网格反映出来的各类问题,进行科学研判,及时预警,做到“预防在先”。五是强化智能应用。加强对网格员队伍的在线管理,建立在线培训和考核体系,根据平台所反映的网格员工作实效,对网格员进行星级管理,按劳取酬,有效激励网格员队伍。
突出“实效”性,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支撑”建设
网格工作点多面广,必须实行“网格+科技”模式,提高网格化服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实现对网格信息数据处理的融合高效。要突出“实效”导向,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应用,延伸网格精确感知的工作触角。一是推进雪亮工程探头布点广覆盖。实现城乡社区、村居探头布点科学化,重点地域、重要卡口全覆盖。二是强化直观便捷高效的浏览展示功能。将所辖区域的人、地、事、物、情等数据,做到“一表”显示具体信息;对平安建设基础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制作可视化热力图,自动生成数据分析仪表板。三是强化雪亮工程智能分析功能。对各类信息深度挖掘、分析数据、智能研判,实现网格数据、双实信息、城市管理等与民生稳定密切相关的数据融合分析和可视化呈现,提高网格化服务管理和指挥调度水平。
突出“实践”性,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基础”建设网格是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基础和根本。网格划分不科学,网格力量配备不充分,配套机制措施不完善,就难以形成网格化工作体系、有效发挥作用。要突出“实践”性,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全面加强网格及配套机制建设,夯实网格化服务管理基础,提升工作水平。一是优化网格划分。网格按照市域统一标准划分,每个网格内常住居民户数一般为三百至五百户,以路街、居民小区、楼宇、商圈、村民小组等为区域单元进行划分,做到全覆盖、无缝隙、无空当、不交叉。街镇、村居在适当场所、以适当形式公布网格划分情况。二是强化网格工作力量配备。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原则上由所在村居“两委”成员担任,也可由街镇下沉包村居干部或社区民警等兼任。每个网格至少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承担并完成本网格内政策宣讲、双实信息摸排、动态信息采集、问题处置和上报等工作。三是建立网格化工作事项清单。主要包含有以下7大类: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依法采集、录入、更新网格数据信息;排查化解网格内公共安全、社会治安、民生诉求等问题;依法排查调处网格内各类矛盾纠纷;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协助推进重点工作和项目;完成其他交办事项。市、区县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建立网格化工作事项准入制度,解决部门随意向基层派任务,基层疲于应付问题。四是规范网格化工作流程。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等网格工作力量,主要是发挥“消息树”作用,搜集社情民意,自下而上发现、反映问题,对能解决的事项及时协调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实现“网格吹哨、部门报到”高效联动。五是推进工作制度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数据及服务管理对象个人信息安全。健全完善履职保障和惩戒制度,保障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正常履行职责,依法依纪查处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问题。
(作者系中共济南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新闻推荐
本报4月21日讯(记者蔡卓男通讯员李巧萍)博科(济南)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科”)通过非接触式办税申请的184.53...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