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上看济南读秀
在济南读者发来的“书架秀”中,有传统,有清新,有文艺,各有风格。书架是爱书人的专属精神领地,感悟天地,感悟人生。书架里也蕴含着一部成长史,这里有用两个多月工资巨款购书的难忘经历,也有白手起家的励志故事。
英国的“济南女婿”酷爱读书
威廉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英国人,但他还有一个身份——济南女婿。目前,他和妻子新新幸福地生活在曼彻斯特。新新看到“读秀”活动之后,也给《新时报》发来了他们家书架的图片,还附上一份读书笔记,从中能看出来,威廉酷爱科幻小说,而新新更喜欢人文社科类图书。“读书无国界”在他们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威廉的书架上我们还发现了两本中国作家的书——莫言的《红高粱》和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耶鲁大学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实验室进行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读书与长寿息息相关。在学校里,我们经常被教导,一个好的读者会成为一个好的沟通者,从而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威廉表示,在这段前所未有又让人紧张的封城时间,我们的思维总会时不时感到焦虑和不确定。但我们不必被困在孤独的恐怖的岛屿上,通过读书,可以在自己舒适的家中“旅行”,甚至可以踏上另一个现实。
新新更喜欢人文类图书,她最近在读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写的《丘吉尔精神:一个人如何改变历史》(中文版已于2016年出版),她说:“在这个暗黑时刻,重读丘吉尔鼓舞人心。”徐行健:子肯读书贵似官
济南大学客座教授、著名设计家徐行健也参加了此次的“书架秀”活动,其父为济南著名学者徐北文,父亲的读书、治学态度影响了徐行健的一生。他这样介绍,“记得小时候家中常挂着一副楹联,是父亲书写的张养浩诗句‘身能安分贤于隐,子肯读书贵似官’。而我的睡床一直是放在父亲书房的,睡前看着父亲读书写文章,醒后书满架,任我乱读。父辈留下的书都捐给济南市图书馆和济南职业学院了,我现在只有四架书。因我从事美术设计工作,又从小喜好书画,因此读书比较杂。如果说我一生还稍有成绩的话,也是遵循了父亲的教诲——‘子肯读书贵似官’。”
读书人都是幸福的
高女士今年46岁,是一名工会工作者,平时接触书籍的机会很多,最喜欢经济管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书,看到“书架秀”活动,立刻拍了家中书架的照片报了名,并深情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每当站在书架前翻翻书,所有的烦恼通通消失,与许多高尚的人对话,让我拥有了更丰富圆满的人生!”读书应该是一个长期坚持的事情
家住历下区的马先生晒出了自己的书架。马先生从事健康方面的工作,因为职业原因,收藏了很多关于保养身体健康方面的书,“人要想健康,既要保养身体,也要保养心灵,多读书、读好书就是保养心灵的一大法宝。”马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家里有3个书架,藏书有2000多册。藏书中最珍贵的是关于教育的书籍,他的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着孩子,“家里的阅读氛围很好,我经常陪伴孩子一起阅读。”
书店老板的私藏书架,很多绝版书籍
书店老板的书架长什么样?阡陌书店老板郑国栋秀出了自己的书架,据他介绍,书架就位于阡陌书店的二层,几个书架上罗列的是设计、摄影、时尚类书籍,“都是清一色的原版进口书籍,其中有个书架汇集了近十多年的《Lens》《VISION》等文艺杂志,差不多从2000年以后开始收藏的,全套价值数万元,而且很多已经买不到了。”
书架里藏着一部成长史
来自山东莱芜长运集团有限公司,网名为“莱芜骆驼”的爱书人是一位典型的70后书迷,在他晒出的3张照片中,许多大部头的名人名著格外吸睛。他介绍,家中图书有1000多册,加上杂志大概有两三千册。让他印象最深的是自己购买的第一套书,“是《鲁迅全集》,有8册,购买时间是1991年,那是在我刚工作以后攒了两个多月的工资买的,共计280元,这件事我至今印象很深,当时一个月工资才128元,放现在可以说是一笔巨款,现在这套书还在我家收藏着。”他透露自己原本是技校毕业,工作28年来通过自学完成了大专、本科,还考取了多个资格证书。“我每天都要读书,快到读书日了,真的打心里感到高兴,希望媒体对世界读书日能加大力度宣传,让更多的人因为读书受益终身。”阅读让我变得沉稳平静
80后马女士是地道的济南人,现在是一位私企老板,年轻时不懂读书的意义,工作以后才真正拾起学习的兴趣。看到“书架秀”的活动,她晒出了自己家中和办公室的书架,她告诉记者:“2008年以后,读书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现在仍保持着每隔一段时间在朋友圈里发读后感的习惯,每本书我都很认真地去看,会做笔记。阅读让我获得了对事物新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让我变得沉稳平静。”30年藏书20000册书香是一家人的财富
“30年来我大概收藏了两万册书”,62岁的韩建平说出自己的藏书数量时,记者吃了一惊。韩建平退休前在鲁商集团做管理工作,即使工作很忙碌,他每天仍要安排出时间来读书。“读书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均的24小时,如果有人说我没时间读书是不可信的,要拿出雷锋的‘钻劲儿’和‘挤劲儿’。看你想看的书,做想做的事,怎么都会有时间。”先生的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来稿中,有一部分是爱书人的家人投来的“书架秀”。吕女士为先生拍了一组照片,她说看到活动就立马想到了先生的书房,“一屋子的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这个活动必须有我家范老师的姓名!”照片中是一列白色书橱,每一本书都被整整齐齐地放在玻璃橱窗里,可以看出主人对它们那种小心翼翼、如视珍宝的爱。
书架取代电视
网友“人间有味”晒出了自家书架的一部分,据他介绍,家里没有电视,取而代之的是一整面的书架。晒出的照片中,有《Lens》《碧山》,说起看到这些书的心情,他用“翻开来就是春天”来形容。 (新时报记者任晓斐)
新闻推荐
□李夫杰陷入“比赛荒”的世界篮坛,近来被一部名为《最后一舞》的纪录片搅热了,微博中随处可见飞人乔丹的话题。这部纪...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