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出品的“山村医生”火花
上世纪60至80年代,被称为“赤脚医生”的一线编外医护人员行走于乡村,为群众服务。这些“赤脚医生”的医疗设备十分简陋:在一个有着红十字标志的小药箱里,放着几瓶普通药片、一支针筒、一个听诊器、几块消毒纱布,这基本就是全部家当了。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赤脚医生”为普及卫生知识、预防和治疗疾病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产火柴企业曾出品过许多以“赤脚医生”为主题的火花。1965年,安阳火柴厂出品了一套16枚“为人民服务”火花,其中“山村医生”就描绘了一名“赤脚医生”的形象:她肩挎药箱,左手提着双鞋,右手拿着毛巾正在擦汗。看她打着赤脚,以及高高挽起的裤腿,似乎刚从田地出来,准备去召唤她的乡民家中瞧病。
1972年,腾冲火柴厂出品了一套5枚“群防群治”火花,其中有三枚描绘着“赤脚医生”形象。在内容为“把脉诊治”的火花上,一名女“赤脚医生”正在给一位母亲怀里的小孩把脉诊治,场面温馨;内容为“送药”的火花上,一名女“赤脚医生”身挎红十字药箱,肩挑一担预防疾病的大锅药,行进于田间地头;火花“记录”展现的是两名女“赤脚医生”采药的画面,其中一人身背草药篓子,手拿钢笔正在本子上记录所采草药的形态、药用性能与价值。
洛南火柴厂出品于1975年的5枚一套“新生事物赞”火花中也有一枚“赤脚医生”图案的火花,主版描绘一名女“赤脚医生”左手举着医书眺望远方,在其左右两旁,分别是新鲜的草药和写有“预防疾病”字样的桌子,桌上放有红十字药箱。济南火柴厂于1975年亦出品了5枚一套的同名火花,其中一枚描绘着一位面带微笑的傣族女“赤脚医生”,她肩扛一篓刚采到的草药,身后是一头身驮药箱的大象;副版对此图赞美道:“太阳红,百花笑,大象伴我采草药。送医走遍傣家寨,‘6.26’(即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提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指示金光耀”。
1976年,南京火柴厂出品了一套8枚“赤脚医生茁壮成长”火花,通过培训、包扎、相互学习、行医、送药等8幅画面,勾勒出成长中的“赤脚医生”群像,展现了他们在乡村为民众行医送药的青春风采。(李润)
新闻推荐
复工复产,科技支撑。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济南充分展现出了“创新之城”的魅力和冲劲,一系列科技帮扶政策相继出台,科技...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