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济南市委市政府举行发布会,通报济南市一季度经济社会运行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一季度济南生产总值为2027.00亿元,同比下降4.4%。主要经济指标有升有降,多数指标增速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财政和进出口逆势增长,GDP和工业好于预期。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刘建宇
多数指标增速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向好
记者从会上获悉,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一季度济南生产总值为2027.00亿元,同比下降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6.45亿元,同比下降0.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40.85亿元,同比下降2.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349.70亿元,同比下降5.5%。工业用电量下降5.6%,降幅小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较前2个月收窄7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当月增长7.2%,同比提高9.4个百分点。
“从一季度情况看,我市经济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多数指标增速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进出口总值增速居全省首位,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回升、改善、向好的态势。”济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委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刘勤说。
济南工业经济快速回升
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率90.4%
据统计,济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7%,降幅较前2个月收窄8.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其中3月份增长8.8%,居全省第1位。41个行业大类中,13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31.7%,较前2个月提高9.7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信息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1.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8%,医药制造业增长5.2%。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达到80余家,本地化口罩产业链条基本形成。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费受到很大冲击,外贸形势面临不确定性,项目建设必然成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冠伟表示,截至3月末,27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已经开工244个,开工率90.4%,完成投资521.6亿元,占全年投资计划的17.1%。从单月完成情况看,1月份133.7亿元,2月份72亿元,3月份315.6亿元,3月份当月完成量相当于上年同期的96.2%,这说明项目推进已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增长29.7%
畜牧业产能恢复到常年水平
一季度,济南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1.2亿元,同比下降16.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下降21.6%,降幅较前2个月收窄1.7个百分点。粮油类、肉禽蛋类、水产品类、蔬菜类零售额分别增长8.2%、50.4%、25.3%和70.9%,中西药品类增长19%。教育、文化等线上服务消费增势良好,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增长29.7%,占比达到10.5%,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带动邮政业增长40.6%。
冬小麦种植面积330万亩,同比增加1.6万亩,一、二类苗面积增加9.7万亩,夏粮丰收基础良好。预计春播面积97.8万亩,已完成播种32.8万亩。畜牧业产能恢复到常年水平,禽蛋产量增长52%,蔬菜产量与往年持平,“菜篮子”工程产销联盟对接销售各类农产品4586吨。随着生产、流通秩序逐步恢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由1月份的6.1%回落到3月份的3.9%,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由26.3%回落到18.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6%
居省内城市和副省级城市首位
据统计,一季度济南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同比增长5.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开展线上招商活动30余次,新签约项目182个,总投资4781.3亿元,市外投资项目到位资金426.8亿元。完成进出口280.8亿元,增长20.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较前2个月提高1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9.6亿元,增长1.3%,进口131.2亿元,增长54.5%。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230家,增长30%,16家防疫物资企业出口突破3000万美元。完成国际货邮吞吐量5053.5吨,同比基本持平,开行欧亚班列83列,增长118.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7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7个百分点,居省内城市和副省级城市首位。财政用于民生及社会重点事业支出171.6亿元,同比增长11.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35元,同比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22元,同比增长0.1%。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发放稳岗返还补贴3.2亿元,稳定就业岗位112.3万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2亿元。减收社会保险费52.2亿元,完成首批企业三项社保费减免退费1.8亿元,惠及企业3万余家。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成一季度最大优势和亮点
济南市统计局党组副书记、市社会经济调查中心主任分析称“危中有机”,疫情对经济造成冲击的同时,也催生了一部分新兴经济活动,很多机遇正在出现,贸易呈现出刚需好、医药好、线上好三大特点,重点服务业成为最大亮点。
据悉,刚需类消费品增速较好,粮油类、肉禽蛋类,水产品类及蔬菜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5.1%、51.5%、22.7%和75.7%。疫情期间,居民对口罩、酒精、抗病毒药品等防疫物资的需求大幅增加,一季度,中西药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增长19.0%。受疫情影响,远程办公、线上课堂、网络购物等需求增加,促进网络零售较快发展,网络消费增长28.1%。
以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服务业表现活跃,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38.77亿元,增长16.1%,向上拉动GDP 增幅1.1个百分点,这也是济南市一季度经济运行中最大的优势和亮点。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技术推广和应用逆势上行,特别是以山东顺丰速运等为骨干的邮政业,增速达40.6%。
新闻推荐
多数指标好于全省平均水平省会“龙头”扬起来 提振消费、布局新产业与新基建成济南今年突破点
初赛投稿日期记者从4月27日上午举行的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济南生产总值(GDP)为2027亿元,同比下降...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