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郝磊
“这种吊着长的小西瓜可甜哩!瓜脆味正,透着一股浓浓的清香,就像是吃到了小时候的西瓜。”4月27日一早,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太平街道哈叭沟村党支部书记董强在山东广电大院里卖力地为自己村里的西瓜吆喝着。
短短不到半小时的时间,董强拉来的一货车西瓜已经卖出几十箱,“咱可不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自从乡村振兴服务队帮俺们改良了西瓜品种后,俺们可算是大开眼界了。”现场不少瓜农一看就是多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说话透着一股朴实劲。
太平街道哈叭沟村村民有着多年种植
西瓜的传统,全村现有大棚200多个,西瓜种植面积近800亩,是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瓜农逐渐以追求西瓜产量为主,种植品种有所老化。这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西瓜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的大个传统西瓜价格开始出现下滑。
品质上不去,西瓜卖不上价格,村民的收入受到影响,董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却毫无办法。
“我们村只种长在地上的大拱棚西瓜,都是传统的京欣系列老品种,这样的品种市面上很多,竞争激烈也是没办法的事。”董强说。
去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乡村振兴服务队来到了哈叭沟村。面对村里西瓜产业发展的窘境,服务队在摸清情况后,决定以提升“太平宝”西瓜品质为突破点,通过改良西瓜品种,改变传统种植模式等渠道,以打造“太平宝”精品西瓜为主攻方向,让村集体和村民实现双增收。
思路定了,但是有些村民却提出质疑,“以前西瓜都是长在地上,新品种的西瓜却是悬挂在瓜藤上,对于这种西瓜的种植技术和销售途径,心里都没底。”为了打消村民顾虑,乡村振兴服务队通过组织村干部、群众外出参观学习,了解新品种西瓜的销路情况,还请了相关农技专家对瓜农进行种植培训。
去年,乡村振兴服务队帮助村里筹措了部分资金,新建了占地50余亩的7个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主要种植优质早熟“太平宝”系列精品西瓜。新品种的西瓜在4月中下旬就大量成熟上市,亩产量在6000斤左右,每亩收入可达3万余元。
今年,新品种的西瓜顺利成长,眼看就要上市,一件现实问题却摆在了村民和乡村振兴服务队的眼前。因为疫情的影响,早上市的西瓜缺少市场。
好事多磨!面对特殊情况,乡村振兴服务队的队员们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宣传的方式帮助瓜农找销路,借助电商平台把西瓜直接卖到了全国。村里的西瓜逐渐有了名气,销路也越来越广,不少瓜农为了及时供货还连夜摘瓜。
“以前大个头的西瓜长在地上却卖不上价格,如今新品种的西瓜‘瘦了’一大圈,价钱却比以前翻了一番,我们的西瓜‘瘦身’成功,我们的西瓜产业也‘增肥’成功。”董强说。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产业振兴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我们帮助村里把原有弱小的产业做强,后续我们还将规划村里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尽早让村里产业兴旺、村民富裕。”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丰培奎说。
新闻推荐
第一季度经济多数指标增速好于全省平均水平济南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
近日,市民在济南的一家商场购物。(本报记者崔健摄)本报4月27日讯(记者张茜)今天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召开,...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