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监管员举行班前会。
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些建设者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起一座座标志性建筑,而有些建设者却是默默无闻,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保障了建筑从无到有的顺利落成。其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走在渣土整治第一线,履行源头管理职责。他们就是“工地监管员”。
济南市渣土运输时间是每天晚上9点到次日早上5点。天桥区城管局的工地监管员们每天晚上7点半上班,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常年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只有遇到雨天和严重雾霾天工地必须停工时,才有可能倒班休息一下,值班人员则要分组对辖区工地及道路进行巡查。
目前,天桥区在建工地30余个,平均每个工地一名工地监管员。监管人员必须全时段在岗在位,严格按照“六个百分之百”“五不开工、四不出门”“四冲四现”的规范标准履行职责。工地监管员准时到单位开会后,需要提前半小时到达工地。施工前,首先要确认工地管理人员、保洁人员是否到位;检查工地内降尘设备、冲洗设备、电子监控系统,并确保在施工全过程有效使用。施工过程中,要检查进出工地的渣土车辆,严禁未纳入名录或未办理通行证的渣土运输车辆进入或驶出工地。渣土车必须平槽装载,车辆出门前必须冲洗干净、确保无扬尘污染。
为切实做好精细化长效化管理,天桥区城管局渣土科定期组织新进人员学习相关条例法规、工地源头管理等。岗前培训对于提高工地监管员队伍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养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每年中高考工地停工期间,他们都会提前安排巡查人员,保证学校出入口200米内无占道经营,无乱摆乱放;加大对学校500米范围内工地的巡查力度,杜绝施工噪音,如今已连续10年开展爱心护考保障。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天桥区城管局积极推进工地的复工运输,要求工地和运输单位复工前必须准备好口罩、消毒液和消毒器具,制定严格防控措施,并在复工前进行防疫教育。同时,对进出工地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工地监管员也要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掌握自我防护要求和工作车辆检查标准。
(本报记者 刘高君 通讯员 周志超)
新闻推荐
本报4月30日讯(记者林江丽)今天上午,市委常委、副市长郑德雁主持召开“重点工作攻坚年”及市委深改委2020年重点工作部...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