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每条道路有人管,每个问题有落实,是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路长制”的根本目的。历下区作为全市先行先试的试点区,重点明确了20大类142个小类“路长制”工作范围,探索出“3条试点路—24条示范路—82条主次干道”的层级推进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形成城市管理问题“发现、立案、转办、协调、结案、评价”六大闭合流程,真正实现“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哨响人到、人到事结”。
道路由谁管?“4长+2员”模式实现哨响人到
历下区“路长制”共分为“4长+2员”模式,分别是区级总路长、街办路长、一线路长、爱心街巷长、发现人员、数字化监督员。总路长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对全区“路长制”工作负总责;街办路长由各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负责对本辖区内一线路长的牵头调度、工作部署和辖区内问题的牵头研究解决;一线路长由各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分管负责同志或城管委派驻的正式在编人员担任;爱心街巷长由爱心企业代表或热心市民担任;发现人员由各路段环卫包路队长、园林绿化队长、市政建设管理人员、综合执法队员等一线管理人员担任。
发现人员随时发现处理责任路段的本职业务领域存在问题,并将发现的其他部门难以解决的城管问题上报“一线路长”,同时负责一线路长或爱心街巷长转办的本职业务领域的问题,做到“哨响人到,人到事结”。这种层级分明、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监督有力的长效机制,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问题咋解决?部门联动打通基层治理脉络
据了解,历下区确定了以一线路长为核心的“1+1+N”的工作模式,第一个“1”是指一线路长,负责各类城市问题的接收、转办、督导处理;第二个“1”是指一个数字化管理系统流转路长制案件平台,它不单单是城管局内部系统平台,而是全市路长制平台,全市已打通18个部门,历下区打通12个部门,通过网络接收路长们上传的各类问题,相关部门看到流转平台上的问题是谁的,谁就主动认领整改;“N”就是多种发现渠道,全天候发现路面问题。
一线路长每天巡查时间一、四季度为7点至19点,二、三季度为7点至21点,每天行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把马路当做办公室,出了门就是上班。对于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就现场解决,对难以解决的城管问题通过“智慧城管APP”上报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召集有关部门实施现场联动处理,并督办办理结果。
效率咋提升?奖罚分明确保问题销号清零
为了实现问题高效解决,历下区以考促改激发城市管理内动力,由一线路长每周对各部门发现人员“报到”、处理情况进行统一评分。区级总路长牵头,组织区城管委召集月联席会议,对各相关职能部门接办问题、处理问题、处理效果、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讲评考核,将其作为对各部门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由区数字化城管中心定期对各街办路长漏巡漏报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形成详实数据和事实依据,上报区城管委、区考核办,按考核办法严格扣分。
引入居民打分机制,具体问题由辖区群众反映,整改效果由居民百姓评判,从而形成办事处考核各部门、城管委考核各路长、群众参与考核全过程的“三级考核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各街道、各部门“路长制”工作积极性和落实执行力。
(本报记者李娜通讯员张昊宇)
新闻推荐
商报济南消息为确保高而辖区各行各业安全稳定,高而党工委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高而纪工委全力...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