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田可新 通讯员 杨荣超 报道
本报济南讯 6月4日,在泉城路恒隆广场东塔新规划的非机动车地下停车处,按照路边设置的指引标识,市民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将非机动车有序停放。在不远处的彩云大厦,全新的智能非机动车库正在孕育之中。不久的将来,市民将能体验到智能停车和智能管理带来的智能新生活。
本着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的原则,自6月2日起,历下区结合泉城路周边停车需求,临时设置了泉城路北侧、按察司街南头停车场、世茂商场地下停车场等17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可容纳非机动车约7000辆。并通过设置禁停和引导标识,指引市民科学有序停放。
“实施非机动车退路进院、进街,旨在营造一个全新的良好停车秩序。”据济南历下城市建设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钢介绍,历下区已整合部分院落、地下车库等资源,并把部分机动车位改为非机动车位。
为给市民创造更加安全便捷的停车环境,历下区还通过申请政府专项债券的方式,拟在泉城路附近的彩云大厦、蓝石大厦等地点建设智能非机动车库。
“彩云大厦周边有多家商场,且作为泉城路的西入口,非机动车停车需求大。相邻不远的蓝石大厦位于天下第一泉景区中轴线上,很多骑共享单车和电动车的市民和游客把车辆停放在附近,给交通管理、城市管理带来压力。因此,我们计划建设智能车库,更好地解决这两个区域的非机动车停放问题。”李钢表示,通过改造,彩云大厦智能非机动车库预计可停放非机动车1100辆,蓝石大厦智能非机动车库预计可停放非机动车800辆。通过简易手动存取车、悬挂式存取车等多种方式,借助智能化管理,实现非机动车便捷有序存取。
新闻推荐
这个夏天,奔跑成为城市的主题。市井之中,忙碌的人们加快步伐重回奔波的生活;跑道之上,越来越多的市民留下奔跑的足迹...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