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交通安全主题公园。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崔健摄)培养良好驾乘习惯。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升交通安全意识。(崔健摄)
今年以来,济南交警紧密结合城市道路实际,把工作重点集中到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的专项整治上,在维护城市道路安全畅通的同时,持续加大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6月1日至6月30日,济南交警在全市范围内启动“立即行动‘泉’程再现”城市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此次整治行动主要围绕路口秩序、路段秩序、摩托车违法和“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展开。重拳 1路口秩序整治
加大路口秩序整治力度。立足早、晚高峰,按照创城标准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非机动车不走非机动车道、行人横过道路未走人行横道、未停车让行人行横道上的行人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阻引导,对屡教不改、情节恶劣的违法当事人严格落实处罚并予以曝光。同时,加强平峰时段的路口秩序管理,研判分析整治点位,科学合理安排整治的警力和时间,按照“打击有重点,整治有力度,管理有效果”的原则,持续开展平峰路口交通秩序整治。
经十路舜华路路口是济南市东部城区的重要交通节点,也是高新区中心区的“南大门”。这个路口也成为济南交警聚焦“路口革命”、推动文明交通创建、引领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在经十路舜华路路口看到,不少“黑科技”已经成为路口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济南交警坚持科技赋能,以“智、安、畅、美”为目标,构建“五位一体”的智能管控系统,让路口更显“智慧与效率”。
人脸识别技术强化社会监督。
济南交警把人脸识别技术带到路口行人、非机动车的管理当中。将这些功能集成到路口的信号灯上,通过前端设备的采集、人脸数据的比对,在斑马线前方信号灯集成显示屏上实现了违法的“面对面”曝光,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形成辐射效应,真正管住了行人、非机动车闯信号这一“顽疾”。
研发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抓拍专用设备。
该设备能够在行人绿灯信号亮起时,自动对强行通过斑马线、妨碍非机动车行人通行的车辆抓拍取证。经过三年的治理,“不礼让斑马线”违法数量逐年下降,2018年比2017年下降12.3%,2019年比2018年下降30.8%,“车让人,人快走”的文明风尚已经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线。
借用高速雾区防撞技术安装非机动车语音声光提示系统。
该系统与路口交通信号相位相匹配,通过地面光幕或光带的方式提示行人、非机动车按照信号指示通行,采用红外线感应装置,对不按照信号指示通行的人员进行语音提示。
防溢出机动车抓拍系统。
该系统通过视频分析跟踪技术检测路口的拥堵状况,一旦路口发生拥堵,对于未主动停车、继续进入超过15秒未能通过路口的车辆进行抓拍,最大限度避免因流量饱和造成交通拥堵的“连锁反应”。
电动自行车违法图像采集和号牌识别系统。
电动自行车挂牌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济南交警通过加装视频图像采集终端,自动识别过往电动自行车的牌照,并对逆行、闯红灯、不戴头盔等行为进行采集和查处。重拳 2 路段秩序整治
加大路段秩序整治力度。立足6时30分至7时、16时至17时流量高峰来临前,围绕小区周边、城市主干道开展“净路”行动,重点针对行人跨越隔离设施、非机动车逆行、机动车违法停车、机动车未避让横过道路的行人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同时,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区域,结合全市120条
文明示范路段,依托网格化巡逻勤务机制,采用“空中+地面”“巡逻+定点”的治理,不断推进路段秩序持续向好。
近日,经十路舜耕路路口上空,一架四旋翼黑色无人机升空到50米高空后,沿着经十路向西飞去,选择一个点位后悬停在车流上空。济南交警警务航空队队员站在路口西南角的空地上,操作着地面站终端平台查看无人机拍到的画面,对经十路上驾驶人的违法行为开始360度地毯式搜索。“你看这个司机,开车过程中还玩手机,十分危险。”
济南交警警务航空队队员操作地面站终端屏幕,调整焦距将画面拉近,对该车司机的违法过程进行高清录像取证,取证过程10秒钟,该违法过程的视频截图随后被录入到全国公安交管综合应用平台,生成交通违法记录。这一幕,与此前记者在交警支队指挥中心看到的远程抓拍过程类似。区别在于,一个是在户外不定点机动巡逻抓拍,一个是在室内定点切换街头的摄像头进行违法车辆搜索。
之前,对于开车玩手机等严重危害行车安全的违法行为的查处,现场执法难以取证,路口监控探头又存在覆盖面有限的局限,无形中存在一个监管空白。如今,这片监管空白已随着济南交警警务航空队的成立而成为历史。一方面,在日常勤务中,无人机可被用于监控覆盖不到的区域,填补监控的不足,观测区域交通状况,以高空视角更加全面地掌握特定路口、区域的交通状况,为交通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在执行任务中,无人机可空中搜索违
法目标,为地面执勤警力执法提供技术支撑,进行航拍执法管理,与人工结合,启动“空中+地面”结合模式,实现监管覆盖和精准打击,不管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还是相对静止状态,违法行为都将无处遁形。重拳 3摩托车违法整治
加大摩托车交通违法整治力度。立足路面管控,依托网格化巡逻机制,针对摩托车特别是两轮摩托车违法建立常态化违法查处。针对高峰摩托车乱道行驶、穿插行驶、违反禁令标志上高架,夜间非法改装车辆上路、个别路段飙车等违法行为查处建立常态化查处机制。结合民意平台反映的线索和网上发表的有关车辆聚集和“飙车”活动的情况进行研判分析,能固定违法证据的,积极落实追溯处罚。加强科技管控优势,通过交通大脑筛检,研判分析违法车辆运行轨迹,采取“定点检查、巡控巡查、合围拦截”的方式扎实推进摩托车违法整治。记者调查发现,“飙车”违法在济南市正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形成气候,没有出现集群性、规模化的“飙车”以及黑色经济产业链条。相比一般的交通违法行为,“飙车”违法行为具有三大特点:极个别少数人从事的违法行为,主要是年龄在18岁至40岁的年轻人,以男性居多;具有偶发性,不具有普遍性,违法行为总量低,且多发生在夜间时段和照明、路况条件较好的城市主干道、快速路和城郊公路;影响大,危害性大。由于多发生在夜间,且车辆速度快、噪音大,对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和生活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容易引发严重交通事故,进而危害公共安全。为此,济南交警将继续严打组织化和规模化“飙车”;严管严治超速行驶、涉牌涉证、酒后驾驶、毒驾、强行超车、闯红灯等严重违法行为;坚决打击擅自拼装或改变机动车结构、变动构造参数、车身颜色、外观特征等违法行为,有效净化道路通行秩序。
济南交警特别提醒:如发现机动车有“飙车”行为,可向公安机关举报,有条件的采取摄像、拍照等措施留存证据,以便公安机关依法惩处。对市民群众的举报行为,济南交警将依照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予以奖励。重拳 4“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以降低事故隐患、减轻事故后果为目标,加强对农贸市场、商场、集市、学校、大型住宅小区等大流量路段和非机动车事故高发区域分析研判,集中查处二三轮摩托车驾驶人未按规定戴安全头盔、乘坐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驾乘人员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等交通违法行为,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规范养成良好的驾乘习惯。
6月6日,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海尔集团旗下日日顺物流等单位,共同发起的“幸‘盔’有你,平安出行季”暨“一盔一带”安全守护公益行动全国首站济南站正式启动。企业交通安全志愿者代表、雅迪电动车文明志愿者代表和民警代表共90余人参加活动。
交警支队在现场发布了济南市安全出行领域首个场景化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出行方案安全服务、安全骑行指导服务以及出行保护方案等,让用户在出行中树立安全意识,同时享受个性化的安全出行方案。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赵洪铭告诉记者:“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
降低60%至70%,希望此次活动能够推动市民群众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全面落实‘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的相关要求。”
作为出行场景方案的交通知识提供方,历城交警大队围绕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使用安全带等安全出行内容为市民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知识科普与引导。为了让市民有更加直观的体验,工作人员协助用户现场体验安全骑行,在场景中提升市民安全
意识,展示了出行场景方案的高引力。凭借场景化体验,活动吸引了近百名市民现场进行“安全出行”宣誓、签名行动。日日顺物流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只是一个起点,未来在开放、共享、共建的公益旗帜下,日日顺物流将更好地发挥跨界生态的优势,持续丰富、迭代市民们的出行场景体验。”
6月11日,在历下区经十路舜耕路路口,执勤交警把一位正在等红灯的电动车驾驶人带到了路边,没开罚单也没批评教育,反而带着他逛起了琳琅满目的“地摊”。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济南交警联合UU跑腿推出的“一盔一带 U你U我”宣传活动。每次红灯亮起,第一位在停止线内停下的守法电动车驾驶人就成为幸运儿,只要答对大转盘上的文明交通相关问题,就可以获得一顶崭新的电动车头盔。其他现场群众也可以参与,并可以转动转盘答题,答对题目即可获得防晒衣、鼠标垫、钥匙扣等小奖品。(文/图本报记者杨晨通讯员林西耐)
新闻推荐
近日,济南起草《关于规范物业管理区域邮政快递投递服务的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提出,物业服务企业应自觉遵守邮政...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