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前,献血者需先进行血压检测
供血科对血液分门别类进行储存
供血科里储存的血液都标明了血型等
凭借条形码,每袋血液可全程追溯昨天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连日来省城各个血站,都陆续有爱心人士前来献血。然而,从血液采集到临床应用,从供血到输血,从一个血管到另一个血管,一袋血究竟要经历怎样的历程,期间如何严格把控血液安全?对此,很多献血者都表示并不清楚。为此,记者特意来到济南市血液供保中心一探究竟,揭开一袋血的神秘旅程。文/图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刘庆英
300毫升血液4分钟采完
6月12日上午九点半,在济南市血液供保中心的采血点,李先生正在捐献血液。随着拳头的一松一握,鲜红的血液慢慢流向采集袋中。“单位组织的活动,很多同事都来了。”李先生献血的同时,其他同事则排着队在进行体检征询。“测血压、量体重、测体温……只有都符合标准了,才能捐献。”
“近期饮食情况,有没有熬夜等,都要详细询问、登记。”济南市血液供保中心业务科科长张学亮介绍说,献血者体重也有要求,体重太轻也不能捐献,“按照规定,女性体重需在45公斤以上,男性需在50公斤以上,否则就不能捐献。”而为了确保献血者都符合捐献标准,基本体检结束后,还要进行初步筛查,主要包括血型、血色素、转氨酶、乳糜血及乙肝、梅毒的快速检查。“初筛合格了,就可以捐献了。”
记者看到,李先生旁边的混匀器上显示着血液重量,采血袋在混匀器上晃动着,已经采集完了的血液暂时储存在旁边的血液冷藏箱里,上面的温度显示为5.5度。“晃动主要是为了能让血袋里面的保养液和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合,防止血液凝固。”负责采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我们同事有好多献血量都超过6000毫升了。”说话间,李先生捐献的300毫升血液就采集完成。“也就4分钟吧,很快。”工作人员介绍说,血液采集有时间要求,如果时间长的话会影响血液成分的制备。
“分家”“体检”同时进行
每一份送到血液中心的血液都要经历分家、体检、入库的流程。如果说采集时的检查只是初筛,那么后续的检查会更严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份采集血液的合格和安全。
“采集完的血液第一站就会被送到成分制备科,也就是待检库,在这里,采集血要完成‘分家’。”张学亮介绍说,一份全血里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等成分,送到制备科后,第一步就是要把全血分成各种血液成分。“每一位献血者的采血袋都是五连袋,在一个密闭的系统里进行制备,先把白细胞去除,避免发生输血反应,接下来就是分离加工了。”
据张学亮介绍,所谓分离加工,就是根据血液成分的比重不同,在离心机里进行分离,分成细胞和血浆。“红细胞加上红细胞保存液,就是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这是能用到临床的成品;分离的血浆速冻后,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经过冷沉淀提取和病毒灭活程序,制备成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凝血因子,其中冷沉淀凝血因子主要用于临床止血,在抢救孕产妇等大量失血的患者中,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当待检库里对全血进行分离的同时,检验科里也会对同步送到的同源血液样本进行“体检”。“对于采供血来说,检验科是一个很重要的关口,因为只有经过检验合格的血液才能送到临床应用。”张学亮说,在这里主要进行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以及转氨酶等7项检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现在又加了新冠病毒血液核酸检测。”
“用不同厂家试剂、不同人员、不同设备,同时检测两遍,然后再加一遍乙肝、丙肝、艾滋病、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张学亮说,经过3遍检测后,工作人员会将检验结果发到成分制备科,如果是合格的血液就可以发到临床应用了。
保质期及储存条件各不相同
经过体检合格后的血液,在送往临床应用前,都暂住在成品库,也就是供血科里。
在济南市血液供保中心的供血科里,记者看到,制好的血液制品被分门别类地放在储血冰箱或储血冰柜里。而每一袋血液制品上,都清楚地注明了血液成分、血型、采血日期、制备日期、失效日期、贮存条件、适应症、注意事项等。
“血液的储存也很有讲究,不同的血液成分保质期和储存条件也各不相同。”张学亮介绍说,血小板从采集到使用保质期只有5天,病毒灭活冰冻血浆是4年,冷沉淀凝血因子是1年。“因为血小板容易聚集,所以它必须在20度到24度之间震荡保存;红细胞则需在2度到6度之间保存,保质期基本为35天;血浆则需冷冻保存。”
据张学亮介绍,采集血小板成本很高,再加上保质期短,为了不造成浪费,一般都是临床预约再采。“机采血小板时,将全血采到离心杯里,把血小板留下,其他血液成分再输回献血者体内。”张学亮告诉记者,相对来说,血小板的采集耗时较长,而由于所有单采耗材包括离心杯、血小板专用保存袋、分离管路等都是一次性的,成本也比较高。
唯一条形码可追溯全程
记者了解到,从待检库进行分离,到送入成品库储存,血液入库,并不代表就万事大吉,只待应用了。“为了保证血液质量,成品库里所有对外发放的血液成分都要进行定期质量抽检。”张学亮介绍说,每个月都要抽检,对血液中的主要血液成分,如红细胞类的血红蛋白含量、单采血小板的血小板含量等进行检测,同时还要做无菌试验,保证发往临床的每一袋血液安全有效。“同时,还要对整个采供血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关键物料、环境进行质量控制,更好地保证献血者的安全和血液产品质量。”
每次献血最后都到了哪里?有没有被滥用?其实,由于不清楚采供血的流程,很多献血者难免会产生疑问。对此,张学亮解释说,所有送到血液中心的血,经检测合格的都会保证用到临床救治患者。
“每一袋血液上都有一个13位数的条形码,这是唯一的,扫描这个条形码,采供血全过程都能追溯,甚至包括用到了哪个医院哪个患者身上。”张学亮说,血肯定不会丢,也不可能拿去牟利。“不过,由于要保护用血者的隐私,有些信息不能公开而已。”
相关新闻
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正式启用
救死扶伤的关键时刻,每一袋热血都是一份希望。14日上午,2020年“世界献血者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正式启用,献血证“安家”互联网。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从6月14日开始,全国各地无偿献血者都可以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中国政府网、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和支付宝、微信、百度小程序一键查看本人的电子无偿献血证和全国无偿献血量。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的正式“上线”,实现了全国452家血站的信息互联互通。
此外,献血者还可以通过阿里巴巴“3小时公益”平台,将献血的爱心行为转换为公益时数,除了可以积累芝麻信用外,还可领取免费保险等权益。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等新手段,为献血者提供更加精细、周到、便捷的服务,在全社会营造无偿献血良好氛围。”上述负责人表示。
据悉,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国无偿献血人次数和采血量实现22年连续增长,千人口献血率从1998年的4.8‰提升到2019年的11.2‰,无偿献血人次数、采集量和血液质量安全水平均位居全球前列。
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大无偿献血者为爱逆行,新冠肺炎康复者心怀感恩、捐献恢复期血浆,各兄弟省份守望相助、全国联动共同保障湖北省、武汉市的用血需求。
为表达对无偿献血者的敬意,杭州自6月12日起连续五天在钱江新城、钱塘江两岸举行“世界献血者日”主题灯光秀。全市120块户外电子显示屏、13000余台公交移动电视以及8400余块地铁电子屏联网同步播放致敬无偿献血者的宣传片。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山东财政用好基金工具支持济南先行区建设 5只基金注册落户,投资9个项目
□记者代玲玲通讯员贾俊男报道本报济南讯省级和济南市积极采取基金落户、项目投资等方式,支持打造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