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长薛莹
“疫情不退,绝不收兵!我们一定会发挥出妇幼人的爱心与能量,坚决打赢这场硬仗。湖北加油,中国必胜!”2月15日,山东省第11批援鄂医疗队集结,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四姐妹”随队踏上征程,妇保院小分队队长薛莹的话激励着在场的所有人。
到达黄冈后,医疗队员来到火速建设起来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按照安排,薛莹到重症监护病房工作。“部分病人刚来的时候,病情比较严重,这更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关心和努力。”经过了一天的熟悉,医疗队员迅速进入战斗状态,“我们很快就克服了进隔离区的紧张,适应了防护服带来的窒息感,渐渐习惯了趴到电脑屏幕上透过模糊的护目镜书写护理记录的状态。”
开展工作的首班,有18个床位的重症监护病房几乎满员,“他们当中大多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虽然深受病毒折磨,但还是表现得很坚强,积极配合接受治疗,这也更加坚定了医护人员的信心。”薛莹说。
细心听取病人的需求,缓解心理压力,帮忙洗头,推着气管插管的病人做检查,他们上演“生死时速”,用卡纸做成“鲜花”共度“三八节”……医疗队员一次次付出,患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感受到了医护人员春天般的温暖。”
工作之余,薛莹不忘记录着在黄冈的点点滴滴,在她的“战地日记”里,记录着这样一个场景:今天,我们五个“大白”一起帮50岁的气管插管患者大叔翻身、整理病床,在“1、2、3”的整齐号令下,抬上身、抬下身、整理床单一步完成,我们在调整呼吸的间歇,听到了他用手轻敲床挡的声音,我赶紧掀开被子握住他的手说:“手上有针,不能乱动。你不舒服吗?”他轻轻摇摇头,我愣了一会儿,突然明白了,他用这种方式感谢大家。
胜利的消息不断出现。两位90多岁的老人,经过整个团队的精心照护,双双顺利出院,一名病情好转的小伙子也准备出院。“和你们在一起挺开心的,谢谢,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见面。”“会的,不管在哪,我们都是一家人。”治愈出院的病人越来越多,3月18日,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病例清零,薛莹也完成了在黄冈的使命。
“在黄冈的这段日子,我终生难忘,面对病毒侵袭,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敢与疫情正面交锋,打响了一场可歌可泣的防疫战。对我们而言,护理新冠肺炎病人的过程,也是一个双治愈的过程,用我们的专业还给病人健康、疏解病痛的同时,也让我们的职业幸福感不断攀升。”
回到济南的岗位上,薛莹又忙碌起来,守护着每一名新生儿的健康。在前不久召开的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上,薛莹荣获“济南市青年创新先锋”称号。 (本报记者 邹建明)
济南发布扫一扫,更精彩
新闻推荐
原创李梓毅芥末堆看教育图源:图虫创意?作者|芥末堆李梓毅?编辑|芥末堆看教育“每天大概3个来电,有的甚至都不符合我孩子的年...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