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婧
据6月16日济南发布客户端报道,作为营商环境优化攻坚行动的具体措施,济南市在全国率先推行行政处罚“四张清单”制度,推进包容审慎精准监管。截至目前,22个市级执法部门出台了“四张清单”,共涉及658项处罚事项。
企业在广告中使用了“最佳”“最高级”等词语,该不该罚?——今后在济南,如果属于首次被发现、在自设网站发布广告、及时自行改正、违法情节轻微、未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处罚!这得益于行政处罚“四张清单”制度,得益于济南的敢为人先。
据悉,行政处罚“四张清单”制度的核心是行政处罚裁量中“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四种情形的具体化、明确化。
事实上,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本就是行政机关依法拥有的裁量权之一,尤其是对于此前多有争议的轻微违法行为来说,我国《行政处罚法》第27条第2款明确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但是在具体执法过程中,这一法条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什么样的情形才构成“违法行为轻微”?如果不进行处罚,是否会被认定为“行政不作为”?等等问题,给执法人员带来困扰,既影响了免罚规定的使用,也导致了执法人员不敢执法、不愿执法、不会执法的实际现状。
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共享单车、无人超市、直播带货等等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面对这些新生事物我们是否可以更加包容?同时,对于那些“举目无亲”的外来企业、创新型企业、外地车辆等,处罚是否应该更加审慎?毕竟有一些违法行为并非故意触碰“红线”,如果一概进行行政处罚,难免会让当事者感到不服气,某种程度上也破坏了本地投资环境和旅游环境。解决这些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还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在深化改革中寻求破题。
惩罚不是万能的,最好的执法是“刚柔并济”。从清单内容看,对涉及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的一般违法行为进行适度、有效监管;而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假冒伪劣安全生产以及关系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等领域,坚持重典治乱。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实行“四张清单”制度,细化行政执法裁量权从“一刀切”走向“一刀一刀切”,推动包容创新、审慎执法的理念贯穿到市场监管各领域,这既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有益实践,也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表现。明确了精准执法、预警提示、容缺执法、柔性执法等配套措施,帮助执法对象特别是企业及时纠错改正,避免了企业因小过失贻误大发展,能够让市场主体真正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
给权力做“减法”、给民心做“加法”的同时,无疑就是给优化营商环境做“乘法”。济南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但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影响仍将持续,在此情形下,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无疑需要更多像“四张清单”这样的政策来呵护扶持。我们期待,通过“四张清单”制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助力济南新发展。
新闻推荐
商报济南消息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济南槐荫区五里沟便民服务中心努力当好“店小二”...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