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南 今日章丘 今日平阴 今日济阳 今日商河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今日济南 > 正文

职称要向一线倾斜更要放开评价

来源:济南日报 2020-06-24 11:26   https://www.yybnet.net/

□肖明君

在当下的人才评价体系中,职称被称为人才流向的“指挥棒”。

为了更好发挥这根“指挥棒”的作用,济南市近年来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全力助推打造省会人才高地和乡村振兴人才聚集地,加速形成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眼下,农村基础教育、基础医疗、农业技术等工作部位出现的“留人难”“招人难”现象,除了基层工作条件有限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还在于职业生涯的“天花板”太低,甚至低到了“地板”上。就像有人说的:基层人员干了一大堆工作,评职称时总是“评一次伤一次”,而上级机关部门工作人员发几篇论文,职称评定却能水到渠成。长此以往,人才的去留方向不言而喻。一个肉眼可见的事实是,在教师行业,高级职称的分配一向集中于市区重点学校,乡村学校则难以惠及,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本该被“输血”的农村教育,反而面临优质师资的流出,最终反而成了被“抽血”,这样一来,农村孩子的学习怎么办?教育公平又该从何谈起?

对于人才流向的摧毁和对于人才个体的打压,一是来自于因职称名额稀缺而造成的垄断,二是来自于因评价失真而造成的人力资源“错配”。

济南市的职称制度改革提出了人才评价向基层一线倾斜,引导人才扎根乡村建功立业。据了解,2019年,全市将乡镇、街道事业单位高级岗位比例由5%提高到10%,为基层人才提供了更大晋升空间。在这样的政策之下,有的乡村初中老师竟然也熬到了“教授级别”,确实令人振奋。但是,“向一线倾斜”政策只是职称分配上的调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职称“稀少”问题。要想进一步加大基层岗位对于人才的吸附能力,则需要在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机制上做文章,解决评价不公、人才“错配”、用人不当其位的问题,也就是让好的“职称”遇上对的“人”。

要想解决人才“错配”问题,需要整个职称评价系统的开放。一是打破职称评价的垄断,改变由“不接地气的专家评委”为评价主体的状况,扩大企业、单位等用人主体的评价权限;二是实现人才评价标准的相对统一,避免同一单位内两条标准走路,实行所谓“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双轨制;三是打破行业界限,继续推动完善职业农民职称等新型岗位评价制度,在从事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农民骨干中开展职称评定工作。

总之,要让人才下乡,先要让职称下沉。这就要求,通过积极主动的创新评价方式,让职称回归到“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等级评价”上来,并将其与一定的收入、职级等福利挂钩,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制度,同时避免职称分配中“利益固化”苗头,防止回到人才“逆淘汰”的老样子。

新闻推荐

强势介入 引领规范汽车总站打造济南搬家“正规军”

网上预约搬家服务,说好的两三百元,搬家时却要支付2500元,是原来的8倍多;空调移机报价260元,移完之后一算账,却要收3900元…...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职称要向一线倾斜更要放开评价)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