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展示“泉水红薯”制作的粉皮
从南部山区仲宫街道卧虎山水库南岸,沿着一条崎岖的山路向山上前行,路的尽头便是三面环山的西老泉村,这是一个典型的山村,全村总人口638人,常驻人口300余人,且以老弱妇幼为主。
西老泉村曾是市级贫困村,现在村内有贫困户4户7人。如何摆脱贫困面貌,利用现有的资源发展致富,成为西老泉村一道难题。2016年,西老泉村发挥内生动力,开办粉皮加工厂,利用“泉水红薯”加工生产粉皮,每年带动村内剩余劳动力15人,村集体增加收入1.5万余元。同时,该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每年也可增收8000余元。
“村集体收入增加的同时,我们精准施策,一对一帮扶贫困户增收脱贫。”西老泉村第一书记梁锦说,通过党支部带领,土地流转、设立扶贫专岗、发展乡村旅游等,全村贫困户实现脱贫。
今年68岁的韩玉兰患有风湿病,无法劳作,西老泉村帮助其流转土地、认领果树,并将其纳入防火扶贫专岗,多项扶贫政策的精准实施,让她成功脱贫。“我现在生活有了保障,还有了‘工作’,生活得越来越好。”韩玉兰笑着说。
西老泉村生态资源丰富,村内以种植桃、杏、核桃等林果为主。今年,因疫情影响,农产品销售受阻,梁锦便通过微信朋友圈及派驻单位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团购,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3万余斤,销售额达5万元。此外,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建立了济南市妇幼保健院爱心帮扶菜园。“菜园共流转土地3.3亩,分为22块区域,每块地租金1500元每年,并由贫困户负责耕种,每年为贫困户带来收益4000余元。”梁锦说。
今年,西老泉村将依托村内古井、石屋等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发展康养旅游等新业态,带领全村人走上致富之路。 (新时报记者牛伟密)
扫码看视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鲁婧实习生何鑫)近日,济南能源集团所属济南热力集团举办“六个手册+企业文化”知识竞赛决赛,上演了一场脑力...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