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飞舞,动作麻利……8月21日下午2点多,在南部山区西营街道汪家场村刘如美的理发店里,不到十分钟,围布一揭,刘如美就为一位顾客剪好了头发。
今年44岁的刘如美是汪家场村村民,也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她有着农家妇女最质朴的样貌:个头儿不高,皮肤微黑,扎着马尾辫,和人交谈时脸上挂着淡淡的笑,不过也透出一丝腼腆。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女人,在面对生活的磨难时却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
2017年,刘如美的丈夫因为一场意外去世,留下了两个还在上小学的孩子和四位年迈的父母,原本就不算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刘如美一个人身上。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刘如美悲痛不已,但她没有被打倒。
在村里的支持下,两年之前刘如美利用父母家门口的空地改造了一间12平方米的小店,凭着从仲宫街道学的手艺干起了理发,白天她把孩子送上学后就到店里忙碌。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记者采访时看到,刘如美的理发店内,一张皮质剪发椅、一台热水器连着洗手池,理发的“家什”也一应俱全。“我虽然不会剪时髦的发型,但村里的人很照顾我,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有十多个顾客。”刘如美说,如今她一边理发,村里还给她和家里人提供了公益岗。刘如美掰着手指头算了算每个月能有两千多元的收入。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其实刘如美身上这种坚韧不拔也是汪家场村精神的缩影。汪家场村位于西营街道最西端,2014年被列入省级贫困村。全村现有人口196户512人,其中贫困户12户23人,低保户16人,残疾人8人。村里的年轻人多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则守着山上的花椒、核桃树,虽然这些林果品质不错,往年忙活一年,也卖不了几个钱。2019年济南市人社局派驻汪家场村第一书记安强来到村里后,在抓党建、提升人居环境的同时,这些问题有了新的解决思路。
据介绍,安强通过党建引领合作社,助推产业发展。以“机关+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共建专业合作社,并联系天下第一泉文创中心设计了精美的核桃包装。山里的土特产摇身成了文创产品,汪家场村也有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五一小长假前夕,精心包装的天下第一泉定制款纸皮核桃登上了趵突泉景区内的专柜。“文创+扶贫”也让原本只能等商贩上门低价收购的核桃卖出了更高的价格。“现在携程网、蚂蚁供销等多家电商平台都主动与我联系,要求预定今年新上市的核桃呢。”安强笑呵呵地说。
【记者手记】
刘如美的遭遇在我们看来无疑是不幸的,但难能可贵的是,她面对生活磨难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不等不靠,自己首先振作起来。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在汪家场村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种朴实而坚韧的精神正是村民们所共有的。
就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让留守在家里种地的村民也能收获优质的林果,所以一经包装推向市场便大受欢迎。暂时的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贫穷”,也只有时刻保持乐观向上,自力更生的精神才能彻底脱贫。(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杨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敏通讯员辛亭霖王雨徐杰)近日,历城区洪家楼街道联合农业银行历城支行围绕“亲商清商·爱在洪楼·服务有我...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