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继上海(浦东)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之后,济南成为全国第二个获批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城市。济南这个先导区将如何打造?8月24日,新时报记者从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近日,济南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济南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为济南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明确了重点任务和“路线图”。开展“AI泉城”赋能行动瞄准11类成果
济南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将如何建设?市工信局官网公布的《方案》提出,济南将开展“AI泉城”赋能行动,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创新应用、平台载体建设三个方面展开赋能行动,力争形成11类成果。
“AI泉城”赋能行动包括深度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征集解决方案、组织N对一精准对接、评选创新应用示范项目、评选优秀产品、评选优秀企业等系列活动,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
11类成果即突破一批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打造一批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建设一个人工智能岛、编制一系列人工智能产业地图及分析报告、开放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形成一批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资源池、评选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一个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矩阵、建设一批人工智能人才实训基地、形成一个人工智能品牌峰会。
具体而言,在产品创新方面,济南将重点围绕智能计算设备、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视频图像识别系统等方向,大力发展智能感知、识别和交互的智能硬件产品,加快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软件创新升级。
济南将支持龙头企业在济建立区域总部、创新中心、孵化基地。支持引导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等核心业务环节应用人工智能新技术,对企业进行智能化升级。
同时,济南将着力建设集场景展示、技术体验、交流合作、咨询服务、示范培训等于一体的人工智能岛,打造先导区人工智能展示体验中心,定期动态更新。
《方案》还指出,济南将举办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高端峰会,分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经验,展示先导区人工智能产业赛道成果,分析产业趋势和前沿方向,定期举办,形成品牌峰会效应。
到2022年形成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规模
按照发展规划,通过上述一系列行动,济南将推动特色产品创新、优势产业突破和应用场景开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产业集聚并赋能于经济社会各领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良好生态,实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蓝图:到2022年,人工智能应用示范水平国内领先,产业生态与创新环境基本完善,智能产业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推出一批优秀产品、优秀企业、典型场景、优秀应用等,打造100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集聚10个以上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领军企业,集聚10个以上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打造10个以上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区,形成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规模。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方案》提出,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企业招引、园区支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新基建等方向,培育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生态。设立人工智能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产品研发、应用示范、企业培育、平台建设等方面。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支持产业发展中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人工智能项目。
新时报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下一步,济南将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创新应用、平台载体建设三个方面,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助推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打造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高地和智能产业集聚高地。(新时报记者黄敏)
新闻推荐
8月10日起,由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山东省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冠名支持的第二届“影响济南”名企名牌百强榜评选启动报...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