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创建没有终点,市中城管人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打通城市管理经脉,“把脉象”“开处方”,服务与管理统一,助力打造品质之区、宜居文明之城。
“望”——眼观六路。在巡查中,执法队员用“慧眼”进行常态化管理,按照定人、定岗、定责的网格化管理,全天候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借助执法装备加强执法巡查的机动性,增加日常检查频率,实现管理无缝隙衔接。运用“电子眼”发现问题,在“智慧城管”平台中接入所有可用的视频监控资源,实现城市管理实时的智能化监控,发现问题后,直接将任务下达指派给相关责任人员,实现管理的高效运转。
“闻”——耳听八方。进一步畅通电话、网络、来信来访和微信公众平台等举报方式,搭建起管理者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尽可能多地从基层获取第一手监督资料,并根据信息反馈,查办各类违法违章案件。
“问”——寻根问底。加强日常谈心谈话交流,队员及时地对工作安排部署进行落实。同事之间互相交流案件的处理、日常执法技巧等,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深入到群众中,针对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向群众问计,善聚民意民智,不断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切”——对症下药。切实抓好队伍素质提升,将学习融入执法全过程,梳理出城市管理领域的廉政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强化廉洁自律教育,坚决杜绝工作中的“庸懒散拖”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切实抓好各项制度的建设和制度执行。建立健全与工作实际相符合的工作制度及考核制度,实现奖优罚劣,调动起广大队员的积极性。
“望闻问切”让影响城市形象的不文明行为无处藏身。市中区城管局将继续按照创城目标要求,以敢打必胜、坚决打赢的决心和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行动,日夜奋战,以实际成效提升城市品位,打好创城迎评攻坚战。(本报记者刘高君通讯员祁丽萍刘红杰)
新闻推荐
8月25日,乘坐定制公交的乘客收到意外惊喜。本报8月25日讯(记者李萌萌通讯员崔芳芳)“今天感觉很意外,也很惊喜。...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