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雨就看大海”,“除了车,在济南生活你还缺一条船”,每逢济南大雨过后,类似的逗趣揶揄在微博朋友圈并不少见,其中蕴含着济南市民对于“逢大雨必涝”现象的无奈。记者了解到,济南市道路积水治理的确存在诸多客观障碍,有关部门一直致力于积水点的整治,整体积水情况已经有较大的改善,但部分地方积水现象仍然存在。
“改造”而非“消除”积水点
“8月4日17时左右,一阵暴雨过后,山大路花园路口就又积水了,最深处水深有30公分左右。”市民马女士描述道,“垃圾桶、零落的共享单车倒在路边,一些商家不得不关门防水,有一处冲开了的井眼像泉一样喷水,旁边有围栏围着,几个交警在一旁维持秩序。”
记者了解到该路口常年积水,有关部门一直在治理,但由于天然地势原因,始终无法根治。“山大路南高北低,经十路与花园路的落差超过 100 米,花园路向北则地势平坦,暴雨沿着山大路一路向北,到了花园路流速就变趋缓,所以造成淤积。”市城乡水务局唐主任表示,“去年对该积水点的改造就已经完成了,短时间的淤积在所难免,我们只能最大程度上加快排泄,目前两小时之内恢复正常通行没问题。”
在济南,许多老旧小区由于早年管道设计不合理,雨污混流现象多见,因而排水不畅。位于槐荫区的明星小区经小区居民多次反映后,槐荫区城乡水务局决定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对其进行整治。“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包括完善小区管网,积水点治理常需与其他部门配合或结合其他的改造计划,否则很难治理。”槐荫区城乡水务局何局长表示,整个管道系统互联互通,管道排查必须全面覆盖,才能达到总体效果,“据我所知,全市还有一二百个单位没有完成普查。一些单位可能由于工作性质等特殊原因,不太愿意接受普查,我们正在积极协调中。”
针对常见的铁路桥下道路积水问题,何局长表示,“ 由于涉及铁路部门,地方协调比较困难,很难从工程上解决问题。一般城区铁路桥下会设泵站,严重时采用临时性抽水泵,至于非城区存在的管网空白区,随着城乡水务一体化,慢慢都会解决。”
当被问到“积水点为何年年治却年年涝”时,唐主任表示,当前积水点的治理面临诸多客观限制,目前只能尽力改造积水点而无法消除积水点。
治理轮式推进,顺序先急后缓
“对去年台风期间的媒体报道、民众反映和专业检测进行分析论证后,我们确定了今年济南城区要整治的19处积水点,并在今年汛期来临前全部完成整治。” 唐主任称,积水点的整治是轮式推进的,根据先急后缓的原则进行整治。
位于天桥区的北园大街三孔桥桥下以往积水十分严重,经排查是由于桥上方的生产渠漏水。“我们对该生产渠进行了改造,加固了防水工程,积水的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天桥区城乡水务局科长介绍,新黄路东段,东至历山北路的约八九百米路段,以往下大雨时也会有二三十厘米的积水,今年已经进行改造,“通过新建雨水沟,新建雨水输水斗加快排水。”
槐荫区今年的整治重点则放在了济齐路积水点上,“这条路是由济南市滨河集团修建的,由于有一部分拆迁没有完成,道路南侧的雨水管一直没有落实,经整治后现在管道已经基本完善,之前积水最深达到五六十公分,现在已经基本不会积水了。”何局长称,“我们结合河道周围景观综合改造工程对小清河主要支流之一兴济河进行治理,包括修复河底、管道雨污分流改造等,加大该河段的排水速度。”
市民安全第一位治理要把握好“度”
唐主任表示,“积水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城市人民财产安全。”对于目前没有条件进行改造的积水点,相关部门往往会采取一些临时性的措施,比如说加大人员值守的力度,降雨前各区的排水部门全部提前到岗到位进行值守,排水的管道疏通做到一雨一清等。如果是道路积水严重的地方,还会对交通实行临时管制,出动一些移动式的强排车进行临时强排,全面保证市民的出行安全。
市民自我防护意识不足,也是许多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唐主任表示,“每次强降水前,我们都会联合公安、 气象部门通过各大媒体发布预警信息。 市民要重视道路积水的危险性,提高安全意识,学会及时获取信息,调整出行。 ”
对于道路积水的治理,唐主任认为应当把握一个度,“一点积水没有也并非正常现象,雨水本身是一种资源,排水同时还应留水,要形成蓄排结合的城市内涝防治体系。“
市民杨女士认为济南市近几年积水情况大有好转,并建议道,“城区建设规划要有长远目光,顶层设计要做好,管道铺设、绿化面积都要科学,才能从根源上防止内涝问题。”本报记者贾晓静
新闻推荐
济南市场前景好 各路“豪强”抢滩 生存压力大汽车售后市场“群雄逐鹿”
济南市一家汽车维修保养品牌连锁店。(李萌萌摄)腾讯入股途虎养车、阿里打造天猫养车、京东构建自有品牌京安途,各大...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