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清洗渣土运输车辆。
日前,在二环北路与济泺路交界处,济南黄河隧道基土坑开挖项目施工现场,天桥区建筑渣土综合整治办公室对工地的监管人员进行了培训,要求监管人员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五不开工”“四不出门”“四冲四现”的建筑渣土处置规范,切实打好渣土运输“蓝天保卫战”。
现场,天桥区建筑渣土综合整治办公室科长崔咸胜安排监管员代表对渣土运输要求进行现场培训。该工地去年7月开始土方施工,预计还有一个月完成基坑开挖,已开挖57万立方米,剩余7万立方米。
“作为重点项目工程,工地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中铁十四局集团济南黄河隧道项目经理部安全总监颜廷晖表示,工地早9:00至次日凌晨4:00开工,开工前由现场副经理、三级监管员、运输作业工班长召开班前会,对当天工作要求、作业分配进行明确说明。此外,检查场内施工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包括便道洒水降尘、作业面雾炮车、洗车平台扬尘监测系统、车辆定位系统、高压水枪、门卫室监控系统能否正常工作,同时保证运输车辆证件齐全。
“工地车辆在上路运输前,严格落实‘四冲四现’即冲车头见车徽,冲车身见本色,冲车轮见轮毂,冲后挡板见车牌号;落实‘三步洗车法’即U型池循环冲洗,冲洗设备对渣土车进行全方位冲洗,过平台后安排专职保洁人员手动冲洗。”颜廷晖介绍。
凌晨4:00结束运输前,安排专职人员上路巡查,看是否有车辆撒漏情况,若有撒漏,立即安排保洁人员清理,制定措施查找原因,确保第二天不出现同样问题。活动中,工地监管员引领工地施工人员进行了现场学习,观看了工地实时监控平台,演示了洗车设备使用以及车辆装载雾炮开启作业情况。
为了保证工地监管由保姆式向督导考核式转变,实现规范化、常态化、智能化成果,近期,天桥区建筑渣土综合整治办公室将对天桥区49个工地进行“帮扶式现场培训”,旨在明确责任要求,强调运输纪律。“我们‘扶上马再送一程’,帮扶式现场培训结束后,渣土运输由工地自行监督管理,渣土科负责督导考核,工地达不到标准,一律停工整改。”崔咸胜说。 (本报记者刘高君通讯员周志超)
新闻推荐
在政务管理效力等多项指标中脱颖而出济南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本报8月31日讯(记者郭歌)第二届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2020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投资评估报告》发布会日前在北京...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