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打造“智造济南”,工业机器人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在日前举行的“济南(国际)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每年两位数增长,我国自主品牌份额却不足三成,亟需“苦练内功”。不惧疫情,行业复苏强劲
“2018年,中国占了全球34.7%的工业机器人销售量,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宋晓刚说,日本只占13.7%,美国占9.9%,韩国占9.8%。
今年,尽管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机器人统计数据显示,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0761套,同比增长29.2%,较5月的16.9%大幅回升12.3%。今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产量为93794套,累计增长10.3%,较1-5月的6.7%回升3.6%。这说明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复苏强劲,增速步入快车道。
诸多挑战,技术创新不够
自2013年起,我国已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这样的现实,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仍然偏低。”宋晓刚说,2018年,中国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只有27.9%,超过七成被外资品牌占据。
当前,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面临诸多挑战。市场方面,主要应用行业如汽车、电子等,近几年增长大幅下滑,有的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细分行业、不同应用场景市场拓展缓慢。技术领域,部分国产产品在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等方面,跟不上市场需求;产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亟待提高。同时,机器人产业发展瓶颈显现,系统集成应用技术滞后。
机遇无限,市场潜力巨大
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我国制造业规模超过100万亿元,且门类齐全,转型升级市场潜力巨大;劳动成本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会促进“机器代人”速度加快。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可以助推、赋能机器人产业,比如全球处于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进程中,各国都把发展先进制造、智能制造列为发展重点。
我国工信部狠抓5G等新基建、制造业智能升级等六项重点工作;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制造业重大项目加快投资,支持企业加强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改造。
这些因素都将成为工业机器人市场持续高速发展的有力支撑。(本报记者 刘彪)
新闻推荐
中国大陆首批3000吨碳中和LNG将为济南所用确保今冬应急调峰供应充足
本报9月1日讯(记者鲁婧)中国大陆首批引进的碳中和LNG(液化天然气)资源将为济南所用。记者今天采访了解到,济南能源集团下...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