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你们的媒体平台,把村子里的梨卖了出去。”南部山区金刚纂村村支书马广业对记者说。通过济南时报·新时报的宣传,以及广大市民和企业的“爱心助农”热心购买,金刚纂村的扶贫产品秀丰梨5天已经卖出了两万余斤,“目前,冷库里还剩8000斤,还有不少市民和我联系,要来买梨。”
9月1日,金刚纂村冷库里“躺”着3万斤秀丰梨的消息一经时报全媒体报道后,马广业的手机就响了起来。“有的是老朋友,说看到我上新闻了,有的是认识的熟人,联系我买梨,那一天接了不少电话。”他说,仅9月1日当天,村里就来了三拨客人买梨,有的市民家在市区,马广业便联系村民将梨送货上门。
热心市民周女生家住十六里河,她看到秀丰梨销售的消息后,一早便和丈夫动身,前往金刚纂村买梨。“买了30斤,准备给亲戚朋友们分一分,家里外孙也爱吃,秋天吃梨润肺解渴,还能帮助村民,真挺好。”
9月3日一早,市民马女士便乘坐公交车前往村子买梨,虽然路途遥远,也没有浇灭她的热情。“我买了20斤,希望能帮到村民。”
城区某爱心企业订购了100箱,南部山区某爱心企业订购100斤,另一家爱心企业订购200斤……爱心企业、商家和市民纷纷预订和前往购买,还有水果批发商家主动打来电话,帮助解决秀丰梨的销路。
不仅线下销售火热,为提升品牌知名度,擦亮秀丰梨特色品牌,济南时报·新时报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助力秀丰梨销售,不少市民扫码进行了下单。
“我从网上买的梨第二天就到家了,口感不错,水分比较大,孩子老人都喜欢吃,快递也十分方便。”家住大观园的市民王先生说。
马广业说,下一步村里对秀丰梨的种植以及采摘将严格把关,进一步优化流程,打造品牌,扩大知名度,带动村民致富。“金刚纂村还将继续发扬金刚纂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开展乡村振兴,发展研学旅游等活动项目,打造村里特色产业,振兴乡村经济。”
品尝秀丰梨,用爱心助农。爱心市民和企业如购买秀丰梨支持果农,可致电金刚纂村党支部书记电话:13705401180。
(新时报记者李焜染)
新闻推荐
2013年,市中区在全市率先推行集团化,这一破冰之举,点燃了市中区走向品质教育的星星火种,全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容。...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