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区城管局渣土科科长王震对工地进行现场指导 新时报记者陈雪碧 摄
实行科技监管+人工巡查;开创了由工地建设方、总包自行安排监管员对工地进行监管的新模式;采取动态巡查与静态监管相结合方式开展渣土扬尘治理工作,严把工地源头关……为了更好地开展渣土扬尘治理工作,历城城管创新工作思路,持续盯紧工地管理,让渣土工地管理不断向精细化迈进。
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推进深化创城!“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坚定不移推行标准落地,全面封堵监管漏洞,用标准化将渣土走向精细化、规范化、品牌化之路,推进工地管理‘路线图’精细化,为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历城城管人的贡献。”历城区城市管理局局长刘明勇表示。
扬尘治理加强科技监管工地自行监管助力“精细化”
借助科技力量,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指导,提高管理效能!近日,在历城区城管局渣土科,记者在济南市建设工程扬尘治理一体化智慧平台看到,各个工地在平台上一览无遗。在平台上,记者发现唐冶中路附近工地有一处工地正在作业,但未事先备案。历城区城管局渣土科工作人员立即电话联系对方,询问原由,确认事实并进行教育指导。
据介绍,历城城管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辖区工地进行实时监控,充分发挥“实时监控、倒查追踪、调度指挥”的“三位一体”功能,实现对渣土车出入情况的远程实时监控、倒查回放等功能,提高管理效能,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知巡查人员落实处理。
“在平台上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我们先电话通知监管员,由监管员联络施工单位或建设方,自行整改。”工作人员介绍,过一段时间,如果发现仍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巡查员再抵达现场;仍未整改,下达整改文书移交相关中队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记者了解到,历城区工地监管工作主要由区城管局渣土科的40多名监管员负责,由于历城区辖区范围较大,仅2019年开工工地就多达117处,凭借40多名监管人员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工地违规施工现象时有发生。“通过工地自行安排监管人员,使整个历城区的监管员数量增长至300人,大大提高了工地监管效率。”相关负责人表示。
300多个工地24小时人工巡查巩固智能化监管成果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进一步提高城区环境卫生质量,历城城管以绣花功夫“绘制”工地管理,动态巡查与静态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渣土扬尘治理工作,严把工地源头关。
“严格落实‘四冲四现’即冲车头见车徽,冲车身见本色,冲车轮见轮毂,冲后挡板见车牌号;落实‘三步洗车法’即U型池循环冲洗,冲洗设备对渣土车进行全方位冲洗,过平台后安排专职保洁人员手动冲洗。”“‘三步冲洗’让渣土车净身出入工地,车体不干净一律不放行。”“确保安全再驶入工地。”近日,上午10:00,记者跟随历城区城管局渣土科工作人员巡查工地,来到中建八局济南东总部基地项目A地块。现场,历城区城管局渣土科科长王震正在对净车出入工作进行指导。
这样的“帮扶式现场培训”,每天都在历城的工地上演。目前,在历城区,全区有300多个工地,60多个渣土处置工地,渣土工作人员每天在工作群进行巡查汇报。“我们每天三个组15人24小时进行巡查。”工作人员介绍道,其中夜间工地监管每天20:00至次日凌晨4:00。
据了解,历城渣土管理标准不断进行升级,让工地实现了自行监管。同时,历城城管不定期举办培训,对渣土处置工地建设、施工、运输单位负责人和全体监管员进行指导,持续巩固实现管理规范化、常态化、智能化成果。
(新时报记者陈雪碧 通讯员张震震 董佳)
新闻推荐
学习黄河历史 守护黄河生态 传承黄河文化“黄河少年行”泉水节启程
孩子们在船帆上绘画。为了让广大青少年深入了解黄河历史和家乡历史文化,激发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的热...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