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到底是什么?从教13年来,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语文教师胡良鹏经常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在不断学习与探索中,胡良鹏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语文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于是,“在生活中领略语文的内涵,在海量阅读中进行文化传承,在共情中蕴育家国情怀”逐渐成为胡良鹏教育教学最鲜明的特色。
在生活中领略语文内涵五条实施路径引领学生表达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胡良鹏深知,如果从这一步就打开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接下来的教学就会简单很多。
于是新生入学时,注音的姓名桌签、“我的个性名片”漂流、将生活中认识的字归类展示……这些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都进入了胡良鹏的课堂。
“生活化的场景不仅让学生识记了大量生字,也让他们明白了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皆语文。”胡良鹏介绍,她时常会创设适当的生活情境,通过模拟新闻联播、实话实说、焦点访谈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报道身边的新鲜事,记录所思所感。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胡良鹏逐渐探索出了促进学生表达的五条实施路径:课文改写、故事续编、绘画日记、原创诗歌、自编童话,班级原创作品集《儿忆》中记载了学生百余篇原创诗歌、童话。
在海量阅读中进行文化传承不把教材当语文学习的全部
在胡良鹏眼中,教材只是语文的冰山一角,不能把学教材当成学语文的全部。为了引导学生从入学就能“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胡良鹏在课堂上引进海量阅读教学模式。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开学初胡良鹏就会在班里推行注音的姓名桌签,吸引着学生们主动去拼读、识记其他人的名字,顺道也就练习了拼读、认识了字。之后,她将成语教学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边玩边学。
“为了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我在课堂中引进了齐鲁名师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教学模式,为学生制定了海读的四个目标,即培养兴趣、积累语言、提升表达、养成人格,从一年级起便开展了扎实的实践研究。”胡良鹏告诉记者,她通过梳理整册教材,整合课内资源,给课堂做减法;同时,通过带领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来为语文学习做加法,并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为海量阅读不断注入新鲜活力。
通过课外阅读课内化,学生的积累更加丰富、素养更加厚重。更惊喜的是,海量阅读还改变了学生的性格,一些沉默寡言的孩子在海量阅读的影响下,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胡良鹏总是能够有针对性地、运用儿童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就这样,在胡良鹏的课堂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传承经典文化中,将家国情怀种进了学生心间。 (本报记者 史春勇)
新闻推荐
□张红明报道本报济南讯9月2日,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济南交通技师学院两校整合交接工作会议在济南交通技师学院阶梯...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