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皮影戏以及泥塑兔子王的现场展现十分精彩
本专题摄影记者赵天羿10月23日至27日,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济南国际时尚创意中心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84个非遗项目集中亮相,带来了一场可观可品可体验的文化盛宴。此次博览会上,承办城市济南精心挑选了济南皮影戏、鲁绣、多福砚、木偶戏、泥塑兔子王等代表性项目参会,“静态展览”“动态展示”“活态展演”一站式配齐,邀观众近距离体验泉城济南的文化底蕴。◎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许倩
非遗镌刻着“老城美”
一方水土、一种文化、一份记忆,老城济南的文化基因烙印在一件件非遗作品中,也积淀在每一个传承人的手中。在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主展馆之外,济南的特色非遗项目有序陈列展示着,吸引了不少观众来此驻足打卡。记者注意到,这其中既有龙山黑陶、济南面塑、木鱼石雕刻等济南传统手工艺作品现场展示,黄家烤肉、莱芜南肠等美食现场烹饪,还有古彩戏法仙人摘豆现场表演,多元化的展示方式十分吸睛。
主展馆之内,济南传统皮影戏的展位前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国家级非遗项目济南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李兴时和孙女、第五代传承人李娟轮番上阵,向观众展示最经典的济南皮影戏,现场掌声和叫好声不断。
记者自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除了济南皮影戏,中国“八大名绣”之一鲁绣、“江北第一傀儡戏”贾家洼村傀儡戏、老济南人过中秋的“三大件”之一兔子王和鲁砚品种之一的多福砚等济南特色非遗项目都通过展示、展演的方式亮相此次博览会。“本次非遗博览会意在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一个全国人民都能看得见的博览会,打造一个济南人身边的博览会,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博览会。”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郭象峥介绍。
非遗传承“见生活”
非遗项目百花齐放、有序传承的成果离不开有效的政策推进。本次线下展示的非遗项目,体现了近年来济南非遗在传承、保护、发展中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据介绍,自2018年以来,济南市持续实施非遗活态传承八大工程,进一步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分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为济南非遗保护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与机制保障。
截至目前,济南市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国家级11项,省级74项,市级45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8人,省级41人,市级221人。被列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项目2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目录7项。现有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0个。
在昨日举办的第二届“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和2020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发布活动上,济南非遗进校园成功获评第二届“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据悉,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创新非遗进校园形式、丰富课程内容,大力推动非遗扎根学校,建立起深度融合机制。截至目前已有近100所学校开设了面塑、剪纸、皮影戏等非遗课程,命名8所中小学校为教育示范基地,中小学校已成为我市非遗传承的重要基地。非遗进校园,实现了传统文化与非遗传承的进一步深度融合,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在泉城结出硕果。
博览会成泉城“金名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融入当代、融入大众、融入生活,2010年首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济南举办,从2016年第四届起永久落户济南。
从代表性传承人参展、参演,非遗项目实物展示、销售,到优秀非遗剧目展演、非遗项目进校园、非遗专题展、传统工艺比赛、非遗互动体验、线上推广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等,十年来,济南不断创新办会思路,积极探索新的模式,中国非遗博览会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聚焦|
非遗文化上“云端”
10月23日,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济南国际时尚创意中心开幕,来自国内各地的非遗好物集中展示,呈现了一场华美的非遗盛宴。与线下展馆内的展示活动相补充,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官网设立了线上云展厅,按省分区,700余项非遗代表项目参与线上展示。记者注意到,在中国版图之上,点击各个省份,便会出现对应的代表性非遗项目,以还原各省传统文化特色。
自西向东,由南向北,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精华荟萃,在云端实现“满堂彩”。侗族刺绣、水族马尾绣、北安乌鱼绣、西秦刺绣……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积淀成一种技艺,不同地方的同类型非遗项目和合共生,在交流中共融。于观众而言,线上云逛展的过程也是了解各地非遗、感受不同传统技艺魅力的方式之一。
为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就业增收,拉动消费,本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官网设推介专区,在非遗好物板块,从衣、食、用、饰四个方面呈现,观众在云逛展的同时可下单购买以带动消费。此外,“云赏非遗”展播专区展播全国各地非遗主题宣传片、纪录片、剧(节)目,以视频播放的形式让观众直观感受各地非遗的制作工艺、传承变迁及发展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为助力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鼓励文化消费,刺激扩大内需,济南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联手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向市民发放总金额300万元的文化旅游消费大礼包,市民可享最低7折优惠。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许倩
新闻推荐
10月23日,“燕尘菊影——近现代戏曲绣品展”在济南市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展出燕尘菊影戏曲文创工作室和格物小厝非遗工作...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