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上海、广东等地近日出台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新政。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各地政策发现,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未来3年有望迈上新台阶。
日前发布的《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实施计划》提出,到2023年上海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现“百站、千亿、万辆”总体目标。上海的实施计划同时提出,到2023年,上海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达国际领先,关键技术实现自主掌握,创新产品推向全球市场,氢能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推广应用规模持续扩大,核心竞争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创新生态基本形成。
《广东省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日前发布,提出力争在今年开发出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适时在广州、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地试点开展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运行,力争2022年实现首批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运行。
关于燃料电池汽车,上海还有更多考量。相关文件明确提出,燃料电池汽车是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载体,未来要把上海建成国际一流的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创新高地、科技企业集聚高地、商业场景应用高地。
广东则对省内各地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环节进行明确划分,提出依托广州开发区、佛山南海高新区、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等产业园区推进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支持茂名发展以氢源供应、氢气储运及设备等为特色的氢能产业。根据规划,相关方面将在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布局建设约300座加氢站。
浙江、江苏去年发布的相关规划显示:到2022年,浙江氢燃料电池整车产能达1000辆,氢燃料发动机产量超1万台,氢能产业总产值超100亿元,力争建成加氢站30座以上,试点区域氢气供应网络初步建成;到2025年,江苏基本建立完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体系,力争全省整车产量突破1万辆,建设加氢站50座以上。
山东也正加速布局氢能产业链生态圈,已确定济南牵头,与青岛、潍坊、淄博、济宁等共同创建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新闻推荐
时报11月14日讯11月13日,记者从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获悉,济南市进一步扩大完善核酸检测“应检...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