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崔建友。
崔建友,57岁,中石化济南炼化公司储运部铁路大班长,1米72的个头,有些偏黑的脸上泛着红光,1982年参加工作,要说岁月留给他什么,除了勤学爱钻研业务、精细严谨屡立功以外,那就是一条条的义务献血记录了。
1986年12月9日,济南炼油厂(现济南炼化公司)组织献血,崔建友想也没想,就拉着几个同事报了名,离开时还主动给血站留下了联系方式。有了第一次的献血经历,崔建友就开始翻阅资料,也由此了解到“血”对急救病人的重要性,他便把献血“当个事”了。后来,有几次听说血库告急,他就趁着休班的时候过去献,时间长了,他开始“习惯”性献血。
起初,家人不理解,说:“建友啊,献点就行了,献多了不好。”崔建友却嘿嘿一笑,说:“放心吧,我已经查过资料了,按规定的量献血,对身体没有坏处,还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呢。”
从1986年到现在,35年过去了。他从公司组织献血到现在“习惯”性献血,从最初的200毫升到400毫升,崔建友捐献全血总量已经超过了25600毫升,能救助将近100个人的生命。
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崔建友听说血小板可以满足更多的临床需要,可以维持白血病患儿的生命时,他又开始捐献血小板。那时,崔建友上班、居住地周边没有血站能够提供“献板”服务,他便开车到山东省血液中心捐献血小板,2019年济南高新区会展路设立了高新财智献血屋,可以提供“献板”服务,他又转到高新献血屋。按规定两周献一次,一次两个治疗量。迄今为止,他先后共献血小板超70个治疗量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3月份,崔建友又来到了高新献血屋,这是他2020年第5次踏入这间献血屋。他说:“我马上就57周岁了,我是听着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成长起来的‘60后’,当前武汉疫情科学防控还在进行,全国人民都在拼尽全力抗击疫情,作为共产党员,我就用一份石化人的热血助力武汉人民抗击疫情吧。”
高新献血屋的负责人王老师说:“想献血的人很多,由于检验指标的限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捐献,能献血的人也不一定都能坚持住,但崔老师不一样,他马上57周岁了,每月还坚持捐献两次,每次两个血小板治疗量,他还做了大量正能量的宣传,影响带动了周边很多人,他是献血屋的‘大红人’。”
遇到爱,传递爱。崔建友不仅自己坚持无偿献血,还经常利用各种场合向身边的亲友、同事普及献血常识,带动大家一起献血。在他的感召下,他的家人、同事和朋友也都纷纷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当中。“我女儿女婿也在献血,献血本身对身体有益,而且也能帮助到别人,何乐而不为呢。”崔建友说。
热心为民,奉献无止境。近年来,崔建友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金奖。近日,他又收到了山东献血办公室送来的感谢状。“只要身体允许,我将继续坚持献血,为更多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崔建友说。(本报记者邹建明通讯员罗龙)
新闻推荐
共享自习室,看上去很美 两年时间省城已有200余家,扩张过程中不断有人出局
济南大学附近的一家共享自习室内,学生们在开放区域学习。受访者供图共享自习室是位于写字楼或者居民楼内的收...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