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6月16日讯(记者 逄金一)近日,济南日报党总支启动以“守一颗初心 圆百个心愿”为主题的“党报帮您办行动”,广泛征集群众诉求,对接党员主动认领,帮助群众达成心愿,6月15日,济南日报文学副刊“趵突”发表了孙丽文读者的文章《我最向往的黄鹤楼》,便是完成了这位古稀老人的一个让人感动的梦想。
孙丽文在文章中说,她出生在母亲的家里——云南省昆明市翠湖边的一个小院里。但父亲的家乡是湖北省隋县,母亲就对她说:你有两个家乡,一个是爸爸的家乡隋县,一个是妈妈的家乡昆明。因此,从小她便以拥有两个家乡而骄傲。
读中学时,她知道爸爸家乡有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语文老师让背写古代名楼的诗,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崔颢的《黄鹤楼》,她一天便背熟了。从那天起,老师便让她当了学习委员。于是爸爸答应将来一定带她去看看真正的黄鹤楼。
但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已经78岁的她,至今也未能踏上父亲的故乡,没能看到她心目中最向往的黄鹤楼。每次想起黄鹤楼,便诵读起崔颢的《黄鹤楼》最后两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还未读完,已是泪流满面………
这篇文章巧妙截取与黄鹤楼景点有关的一幕幕,借以抒情达意,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与热爱之情,写得情真意切,让人心动。
文章正式刊出后,孙丽文非常高兴,她又专门手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激动的心情,信中说:亲爱的父亲,6月20日是父亲节,我一直想要给您过一个很好的父亲节,这个心愿今年终于实现了。
孙丽文说,“趵突”副刊发表了她所写的纪念父亲的文章《我最向往的黄鹤楼》,让她“热泪盈眶,泪流满面”,她把父亲年轻时在苏州桥边的照片找出来,端端正正放在写字桌上,把报纸放在照片下方,恭恭敬敬地三鞠躬。孙丽文老师认为,这一定是父亲所过的最满意的一个父亲节了。她衷心感谢“党报帮您办行动”。
孙丽文目前住在长清区张夏街道某养老院,行动不便,且不会使用电脑,她在稿子见报当天写了这封信后,志愿者宋红当晚九点半下班回到家,又帮忙拍照发到记者信箱里。
“党报帮您办行动”期待帮助更多读者完成自己的美好心愿。
新闻推荐
建宁路公共卫生间外景。本报讯(记者刘高君通讯员李玲)近日,市城管局带队组织专家、媒体、市民代表到建宁路公厕、经...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