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学子在新教室里开启新学期。济南市槐荫区杨柳春风学校济南市槐荫区润元实验学校济南市槐荫区崇实学校(小学部)
“新学校真好!能够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山师基础教育集团的优质教育资源更是一种别样的幸福!”8月29日是济南市槐荫区润元实验学校新生报到的日子,当天,这所由山师基础教育集团完全托管的学校正式迎来首批176名小学生。
今年新学期,槐荫区共有23所新建学校及幼儿园陆续投入使用。崭新的校园、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充分彰显了“槐荫水平、槐荫速度、槐荫效率”,充分体现了槐荫区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与信心。
“西兴必须教育先兴,强区必须教育先强”。今年4月,槐荫区教育大会开启了一场集聚全区力量,建设教育强区的“总动员”。短短几个月后,23所教育设施便正式交付并陆续投入使用,这也成为槐荫区落实“总动员”要求,加快建设教育强区的重大成果。槐荫区也将加速兑现“建一流品质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庄严承诺,将教育作为全区发展的“头等大事”,着力为昂起“西兴龙头”谱写一首激昂前行的“教育进行曲”,建设西兴教育新高地。
高品质学校“落地”家长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没想到学校建得这么快、这么好!”8月20日,记者在崭新的济南市槐荫区崇实学校采访时,偶遇了学生家长李先生,他的孩子即将步入小学一年级。
“我不进去,就在门口看看,看看心里就踏实了。”李先生说,自己所居住的小区之前没有配套学校,随着孩子渐渐到了入学年龄,他们夫妻的眉头也“越皱越紧”,甚至有了卖房,去其他地方购买学区房的想法。
后来,李先生得知了家门口要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规划。“我‘掐指一算’,孩子正好能赶上新校区落成,心里别提多美了!”如今,学校即将投入使用,李先生赶紧骑车来瞅一瞅。“放心了!放心了!”
“满足辖区百姓教育需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70万槐荫居民的期盼,槐荫教育人的回答铿锵有力。
近年来,西客站片区的教育需求不断上升,居民对于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基础教育的渴望愈发强烈。“落户槐荫,首先要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其中,子女的教育问题是考虑落户槐荫的‘头等大事’,是‘幸福槐荫’建设必不可少的要素,更是槐荫担当西兴龙头的根基。”槐荫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周谊表示。
没有高水平的规划,就很难有教育高质量的发展。
作为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首个提升行动,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成为强基础的“基础”。槐荫教育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狠抓这个根基“痛点”,重点解决教育设施“难点”问题。
记者了解到,槐荫区发布的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3年内要建成33所中小学、幼儿园(提供中小学学位2016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9180个),今年建成投入使用23所。而在未来两年,全区还将重点解决经十一路棚改片区学校和王府安置区的教育设施建设,让老城区和新城区的教育发展齐头并进。
据了解,今年济南市槐荫区医学中心实验学校、济南市槐荫区润元实验学校、济南市槐荫区杨柳春风学校、济南市槐荫区崇新学校、济南市槐荫区崇实学校等九年一贯制学校,以及济南市槐荫区西棠甲第幼儿园、济南市槐荫区小槐树幼儿园、济南市槐荫区清逸幼儿园、济南市槐荫区清致幼儿园等23所教育设施将陆续投入使用。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可以满足14910名学生的入学需求;幼儿园可以满足6750名幼儿的入园需求。
“这23所教育设施中,仅西客站片区就有15所,西客站片区的就学压力得到极大缓解。”周谊告诉记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槐荫教育正在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向既定目标前进,努力让更多槐荫居民在家门口上好学。牵手“国内一流教育” 打造西兴教育新高地
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是长久以来广大槐荫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槐荫区长期以来全力破解民生难题的重要方向。
为兑现“一定要让槐荫区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一流的教育”的庄严承诺,根据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安排,槐荫全面实施“教育教学品质提升行动”,引进国内、省内优质教育资源,每年至少培育2至3所重点学校,在全市拔尖成峰,打造西兴教育新高地。
时间回到2019年5月28日,槐荫区与绿城育华教育集团正式签约;同年11月23日,承载着槐荫居民殷切希望的槐荫区杨柳春风学校正式开工奠基。
槐荫教育人深知,教育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引进一批高水准、高质量的教育力量,不仅能够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更能够发挥“鲇鱼效应”,优化区域教育环境和水平。
正是在这一愿景驱动下,槐荫区与绿城育华教育集团成功“联姻”。如今,时间已经过去2年,杨柳春风学校将迎来“开学季”,高品质的教学、高质量的校园在满足家长和学生们期待的同时,也必将为提升槐荫区乃至济南市的整体教育水平带来新鲜血液、全新视角。
家住杨柳春风小区的李女士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今年开学,大儿子即将在杨柳春风学校就读初中一年级,小女儿则在该校就读小学一年级。“之前,我们对绿城育华教育集团做过了解,听说这么优质的资源来到我们身边,真是打心眼里高兴。”李女士说,不仅仅是教育资源得到了提升,现在接送孩子也非常方便。“开学后,两个孩子实现了一起上学、放学,而且,从家到学校不足200米,太方便了!”
如何提升教育质量?如何提升教育水平?如何让崭新的教育设施物尽其用?显然,仅靠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更好地提升槐荫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槐荫教育人想尽各种办法回应百姓期待。
今年3月25日,槐荫区与山东师范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开启双方合作办学新纪元,双方将在合作办学、科研交流、教师培训、学生实习等多方面开展深入合作。5月8日,槐荫区教体局与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签署润元实验学校、槐荫区礼乐中学、槐荫区饮马小学3所学校合作办学协议。
9月1日,润元实验学校便迎来首批“入学少年”。未来,槐荫区礼乐中学、槐荫区饮马小学两所学校也将与润元实验学校一起充分共享山东师范大学先进的管理思想、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快速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带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从而高起点、高质量的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
为兑现“一定要让槐荫区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一流的教育”的庄严承诺,根据三年行动计划的安排,槐荫区全面实施“教育教学品质提升行动”,引进国内、省内优质教育资源,每年至少培育2—3所重点学校,在全市拔尖成峰,打造西兴教育新高地。另外,在丰富办园模式上,槐荫今年也大胆尝试,8所即将投入使用的新建幼儿园,与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四家单位“牵手”合作,携手建设高标准一流园所,满足群众的优质教育需求。
软硬件实力俱佳 用心办好“每一所”学校
8月17日,距离新学期开学不足半个月的时间了,济南市槐荫区医学中心实验学校的新校园建设工作已经完成,施工人员和老师们正在进行相关细节的完善工作。
新学校有什么亮点?新校园有什么教学“神器”?新老师有什么新气质?聊起这些话题,槐荫区医学中心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蒋琍仿佛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学校与济南西城实验高级中学达成合作协议,共占地40580平方米,建筑面积24614平方米,能满足1680名学生的入学需求,周围小区的居民可以不用再担心孩子的入学问题了。”
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记者看到,交互式电子教学系统、空调、新风系统、风扇、暖器、桌椅、书橱等各种教学、生活设施已全部到位。老师们则正在加班加点地清理卫生、晾晒教室,为迎接第一批学子做着最后的准备。
走出教学楼,一片绿油油的“开阔地”呈现在记者面前。“这里有崭新的人工草坪、塑胶跑道,可以满足学生们的体育锻炼要求。而我们校园的亮点,只在这里是看不到的!”蒋琍话锋一转,拉着记者走向体育场旁边的一座红色楼房。推门而入,一座偌大的室内篮球馆隐藏其中。“这里有对标专业运动场馆标准的篮球台架,还有可以减轻膝盖损伤的体育专用木地板,学生们在这个场地内打打篮球,将是非常美妙的事情。”说到这里,蒋琍脸上尽显得意。
据介绍,在学校建设过程中,槐荫区坚持“三个突出,三个确保”的原则,即推进落实突出“高起点”,确保“一马当先”;学校规划突出“高标准”,确保“一流品质”;项目建设突出“高效率”,确保“一次投用”,打赢了施工现场连续作战和疫情防控等一场又一场硬仗,挑战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现如今,一所所高标准的新建学校已经真真切切呈现在槐荫人民面前。
除了硬件设施上的“高大上”,槐荫区还在全区范围内为23所新建学校、幼儿园配备了一流的教师队伍,充分保障了学校办学品位和教学质量的高起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是一件有思想,有情怀的事情,学校目前最紧要是把教学这个基本功做好,时刻做到心中有学生,实现教学的‘润物细无声’。”槐荫区崇实学校负责人尹清刚告诉记者,学校虽然是一所新建学校,但是学科组长、教研组长都是由任教多年的区域名师和骨干教师担任,为学校“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提供了充分保障。
“演好”两个角色 “振兴教育”绝不含糊
23所教育设施集中交付并投入使用,这在槐荫教育历史上尚属首次。时间紧、任务重、期望大,如何高品质完成学校建设工作?
在一所静待移交的新建学校现场,槐荫区教体局相关工作人员正在反复查看规划图纸,检查教学楼的每一个细节。
像这样在建设中的学校现场办公,对他们而言已经家常便饭。
“虽然在推进新建学校落地的过程中,要面临很多困难,但是大家没人叫一声苦、喊一声累,作为一名槐荫教育人,面临家长的期待和孩子们的入学需求,吃点苦不算什么。”从他们的言语中,不难看出槐荫教育建设者们的付出精神。
据介绍,在加速推进教育设施建设中,槐荫区各部门上下一心、精诚团结,无论是区教体局,还是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全力保障教育设施按时交付,不耽误孩子入学,这是比天都大的事。因为每一所在建项目的背后,是一个个渴求优质教育资源的家长,一个个想在家门口就能上学的孩子。
“学校建设‘一不拖二不搁’是我们的基本原则,从接到任务开始,大家没有休过一天班,‘白+黑’\‘5+2’是常有的事,这也成为了一种工作常态,也彰显了槐荫\‘振兴教育’的决心和恒心。我们要用只争朝夕的工作态度,践行\‘三年教育振兴行动’,回应辖区百姓期待。”槐荫区教体局副局长刘如军表示。
为此,槐荫区教体局不断加大与相关兄弟职能部门的交流配合力度,密切行动形成合力,积极推进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区教体局在其中扮演了建设主体和协调督促者两个角色。既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建设方案进行审核,又要协调各职能部门帮助开发企业加速办理相关工程手续,确保如期开工、如期交付、保质保量。”刘如军说。
“孩子的事马虎不得,教育的事含糊不得。”刘如军用这两句话来形容槐荫教育建设者们的工作态度,确保教育设施交付时够用、好用。“够用,就是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学校或幼儿园的规模进行保底测算,同时进行前瞻设计;好用的标准是校园需要有各种优化设计,需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规律,尽量使孩子在校园中有一个舒适的校园环境。我们基建科实际参与了每一所学校方案设计,包括校园平面布局、教学楼内部结构等区域的设计,保障尽量符合教学规律。”
如今开学在即,刘如军很是感慨,他说:“虽然我们晒黑了、累瘦了,也遇到了一些不理解甚至是误解,但是想想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就近入学,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背着书包高兴地走入校园的场景,这一切都值了!”(文/本报记者 李鹏 实习生 韩勖 通讯员靳鑫图/本报记者梁大磊)
新闻推荐
南山消防救援大队党委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创新举办读书班深学细悟强信念
全体党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专题研讨。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济南市南部山区消防救援大...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