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在电台里买的药,广告停播了,医生联系不上,药也不给退,你们能帮我维权吗? ”近日,本报《记者帮办》栏目接到80岁的胡先生打来的求助电话
胡先生称,7月28日,他因收听某电台广告花3400多元买了一款名为“脾肾双补丸”的药品,广告里承诺凡购买药品者,商家均可提供“健康指导”服务。然而,胡先生在服药一周的时间后,该广告在电台停播,所谓的“家庭医生”也联系不上,而药效也根本没有达到广告宣传的效果。
“我打电话给当时负责兜售这款药品的安经理要求退货,对方却说‘你先用着吧,有事你找我就行,我给解答’”。胡先生说,节目都不办了,安经理又不是医生,她怎么解答。于是,胡先生强烈要求退货,对方先是再三推诿、拒绝退货,最后在多次交涉后,对方答应把药寄回后就给办理。
8月12日,胡先生按照安经理提供的地址将药寄回,但却迟迟等不来退款的信息。再次打电话,对方便开始敷衍。无奈之下,胡先生向本报寻求帮助。“我最初不知道这个药适不适合我,就想先买点试试,但对方直接就让我买三个季度的药,1万多元,幸亏我当时没有糊涂。 ”胡先生说,安经理人在济南,不管是直接打她手机还是拨打她留下的热线电话,其实都是她一个人在接听,感觉自己受了骗。
随后,记者多次拨打安经理的电话,但均没有接通。 8月30日,胡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称“钱已经退了”。胡先生说,自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安经理发了短信,短信的大体意思就是告知她,自己已将这件事反映给媒体。随后,胡先生接到安经理回复的短信,称这件事马上就找会计办。 8月28日当天,胡先生就收到了退款成功的信息。
尽管胡先生的事情已经有了处理结果,但记者还是想听听安经理的说法。 9月6日,记者终于拨通安经理的电话。 “我们就是个健康指导中心,健康指导老师一直都有,只不过那几天因为老师的孩子生病了,所以没顾上和胡先生联系”。安经理表示,胡先生8月12日将药品寄出,快递需要时间,公司处理也需要走流程,并没有敷衍不给退的意思。
胡先生和安经理各执一词,记者上网查阅,这款“河南时珍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脾肾双补丸在网上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早在2013年,这款药品就因涉嫌严重违反 《药品管理法》《广告法》相关规定被曝光。
“很多老人不具备辨别真假的能力,容易被骗,希望我的这件事能给广大老年朋友提个醒。 ”胡先生说。在此,本报也提醒广大老年朋友,不管通过什么渠道,购买商品前,一定要仔细了解产品性能、质量、售后服务、市场价格等信息,切忌冲动购物。同时,要理性对待广告宣传内容,并在购买商品过程中,主动要求开具发票和留存发票等有效的购物凭证,对于拒开有效凭证的商品,要提高警惕。 (记者 许瑶)
新闻推荐
9月6日,济南信息工程学校开学首日,新生在人偶卡通墙前拍摄入学纪念照,趣味十足的仪式感帮助新生尽快融入校园新环境...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