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南 今日章丘 今日平阴 今日济阳 今日商河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今日平阴 > 正文

崛起在乡村里的新动能

来源:济南日报 2019-05-27 11:32   https://www.yybnet.net/

乡村振兴最紧迫的是什么?很多人的回答一定是富民产业。有了致富的产业门路,长年漂泊在外打工的人早晚盼着收拾行囊回到心心念念的故乡,乡村振兴也就有了人的力量。

本周“经济脉动”的视角离开城市转向乡村,看看在各区县、镇村正被实践检验的乡村新动能。

铁山村金银花里

寻“金银”

“一分地1500元,二分地就是3000元钱,谁也没想到这么挣钱。根据现在的价格,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只多不少。”在平阴县安城镇铁山村,金银花种植户张云清面对自己两分地里的意外收获兴奋地告诉记者。自从前年花800元引进金银花种植后,一年的时间张云清不仅收回了本钱,还赚了不少。在铁山村,像张云清这样通过种植金银花赚钱的村民还有很多。

据铁山村村党支部书记栾春生介绍,铁山村的金银花种植已有二三十年时间,其间由于市场价格走低以及原有品种的老化等原因,造成村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原来的花田被撂荒。2016年,他和县残联派驻铁山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徐猛一起,到外地学习金银花种植经验,鼓励村民改植良种,把沦为“明日黄花”的铁山金银花变成了现在的“致富一枝花”。目前,全村新栽植金银花面积60余亩,每年为村民带来上万元收入。

“刚开始的时候,村民都不认可,我们就挨家挨户做工作,自费带领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外出考察。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种,尝到甜头的村民越来越多,村民对引进的新品种很满意,现在他们都抢着种。”徐猛说。

村民认可的背后关键还要看市场销量。为破解过去“丰收不增收”的怪圈,村集体在购买金银花苗时就和苗木公司签订了保价收花合同,提前为金银花销售找好了出路。随着花价的稳定,铁山村的金银花根本不愁卖。徐猛算了一笔账,按照今年一公斤干花150元计算,种植户每亩地的收益均在1万元左右,就算按照往年的最低价出售,每亩地也有近5000元收益,与种传统粮食作物相比,收益高出一大截。

(本报记者 冯经伟 通讯员 方烁 董卫华)

按长度定卖价的

“金鱼”

在万德街道马套村赤磷鱼养殖场内,一个个大大小小、长方不一的池子,整齐地排列在院子里。池内,一条条赤鳞鱼在清澈的池中游来游去,相互嬉戏。小的鱼有4厘米左右,最大的也只有18厘米。“别小看这18厘米的鱼,价格可不低,每厘米1元,一条鱼可卖到18元左右。要是野生的,价格更贵。赤磷鱼市场潜力大,销路好,供不应求,这可真是‘金鱼’呢。”肖淑峰笑着说。

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肖淑峰从泰安一位赤鳞鱼养殖户那里得知,赤鳞鱼生长周期慢,必须精心喂养,正因为费事费心,所以市场潜力大。于是,他便萌发了庭院养赤鳞鱼的想法。他找到村里,租赁了村里靠近桃花峪河边的3亩荒滩,投资20多万元,打井建房,共建大小鱼池17个1200多平方米,建起了赤磷鱼养殖场。2015年春季,他从泰安以每尾3元的价格购买了2000尾赤鳞鱼种苗。经过精心饲养泰山赤鳞鱼,2017年便收回了全部投资。

为掌握赤鳞鱼的生长特点,肖淑峰三次到泰安拜师学艺,购买了赤鳞鱼饲养书籍,精心研究赤鳞鱼的生活习性,使赤鳞鱼存活率达到80%。为节省资金投入,他精心学习赤鳞鱼繁育技术,繁育种苗,每年繁育一批,循环养殖。目前,赤鳞鱼已发展到2万多尾。

(本报记者 邵明红 通讯员 隋继泉)

唐王筐里的大白菜

换花样

说起唐王镇,多数济南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享誉泉城的“唐王大白菜”,而今,一系列更高端的产业正在这里生根。

第一个生根的就是草莓。截至2018年底,唐王镇共建成草莓大棚近4000个,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该镇更加注重品质提升和品牌的创建。在刚刚结束的第17届中国(建德)草莓文化旅游节上,历城区唐王镇的草莓与来自北京、江苏等21个省市自治区的65种草莓、共788个样品进行了全面PK(比赛),最终获得了6金8银的好成绩。

而今,唐王镇正在积极筹备2020年全国草莓大会。建设占地约2000亩的唐王镇草莓核心示范区,重点利用核心区内的100余亩现状建设用地,建设以草莓深加工、冷链物流、科技研发、宣传展示为内容的主会场,为草莓大会的举办打好基础。目前,土地流转工作基本完成,规划设计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立足草莓、锦鲤、苗木原有产业基础,唐王镇推进一产“接二连三”,着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增强村庄发展后生动力。注重挖掘农业品牌优势和非遗文化资源,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并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唐王特色农旅小镇建设相结合、与休闲宜游发展相结合。

(本报记者 张敏 通讯员 王树涛)

“蚂蚱西施”养的蚂蚱

成熟了

“姑娘长得挺好,又是90后,谁能想到她能在村里养蚂蚱呀?‘蚂蚱西施’的叫法也是名副其实了。”在平阴县孔村镇高路桥村,村东头几十个白色大棚格外显眼,那就是孔村镇去年招聘的乡村振兴助理员张丹丹的蚂蚱养殖基地。提到这个外地嫁过来的媳妇,村里人现在无一不竖起大拇指。

通过孔村镇“增力强基”工程招聘,老家山东沂水的张丹丹成了村里的乡村振兴助理员。“在沂水老家,家家户户养蚂蚱,年迈老人在自家门口圈点地养,一年都有三四千的收入,而且孔村这里气候干燥、光照充足,很适合养蚂蚱。再一个觉得自己是村里的乡村振兴助理员,总想着带头为村里做点事情,探索个能帮村民致富的产业。”去年5月,想干就干的张丹丹便在自家地里搭起4个大棚,从老家买来虫卵孵化,试养蚂蚱。初次试验,张丹丹就取得了成功,卖出几千元。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蚂蚱西施”的名字开始在周围走红。

有了成功经验,今年,张丹丹就按照去年的打算扩大了养殖规模,总共建立起40个养殖大棚。

养殖蚂蚱表面看起来省心,但因为养殖期都在每年最热的几个月份,所以每天中午12点和晚上9点以后是张丹丹最辛苦的时候。中午不管多热,一般到点就得去喂草。到了天黑的时候,也是捕捉蚂蚱的时间,因为这时候它们最“老实”。

这个季节里,在里层纱网、外层塑料膜的大棚里待一会儿人往往就会受不了,但能吃苦的张丹丹为了经营好养殖基地,吃住在基地,由于经常风吹日晒,这个年轻的姑娘脸上少了同龄女孩的鲜艳,却多了几分坚韧。

张丹丹所在的高路桥村,也是孔村镇13个贫困村之一,如今村里的扶贫旅游示范路线也正在如火如荼打造中。依托张丹丹的养殖基地,村里在旁边还建了两个蚂蚱体验棚。张丹丹畅想着,等村里的扶贫旅游路线打造好了,就在里面养上蚂蚱,让城里孩子在这进行喂蚂蚱、抓蚂蚱等一系列体验。等养殖基地进入正常轨道后,就成立养殖合作社,为贫困户免费提供虫卵,鼓励贫困户自己养殖或者帮助他们集中养殖、统一销售。

(本报记者 冯经伟 通讯员 刘帅)

产业党小组卖瓜“一个顶俩”

“我们瓦西村的西瓜品种叫蜜童西瓜,皮硬瓤脆,个小无籽,糖度特别高,可好卖了。今年仅这一个2亩地的大棚里,光2月到6月这一季的西瓜,我就净赚了5万块钱。”商河县玉皇庙镇瓦西村村民张俊峰兴奋地说。

玉皇庙镇瓦西村位于商河县西南部,是远近闻名的“瓜果之乡”。因盛产黑皮冬瓜、蜜童西瓜等瓜果蔬菜而远近闻名,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2012年,村党支部书记常延富引入了蜜童西瓜和甜瓜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群众种植也逐渐成熟。秉持“没有永远的特色,只有不断地创新”理念的瓦西人又闲不住了,大家看到葡萄种植具有见效快、收益高、易管理等优势,决定大力发展葡萄种植。“群众种植没经验,心里有顾虑,党员干部应该身先士卒,带领群众谋发展。”常延富叫来种植户里的党员开会讨论,“瓦西葡萄”党小组就这样成立了。

种什么品种的葡萄?采用什么技术?该怎么种?瓦西群众没有一人有相关经验,大家都是这项新产业的“门外汉”。于是,党小组积极与省农科院对接,邀请果蔬研究所的李勃博士到村指导,采用最先进的“双限避雨栽培”技术,即“限根限产”,在葡萄整个生长期严格控水控肥,实行单枝单果,让养分最大程度集中到果实中去,确保果实口味纯正甘甜,种出最优品质的葡萄。

“当时好多人都不理解,说我是在乱干,好好把黑皮冬瓜、蜜童西瓜做大做强就行。我就跟一个村民说,‘老哥,你现在已经60多岁了,再过几年,这冬瓜还能搬得动吗?但是葡萄,等你80岁了也能摘得动吧。实践证明,大家开始种植葡萄后,到了2016年,有的村民一亩地就能赚4万多元,原本观望的村民也纷纷报名种植。”常延富说。

支部建在产业链,群众增收看得见。通过党员引领、群众参与,瓦西村发展起了西红柿、韭菜、荔枝南瓜、西州蜜瓜、鲁厚甜瓜等多样化的瓜果蔬菜种植体系。“产业振兴+组织振兴”,瓦西村用“1+1>2”的发展路子,既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又壮大了农村产业,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本报记者 李冬阳 通讯员 王圣军)

垛石樱桃番茄卖出一公斤52元

往年每到五六月,随着各种水果成熟上市,是樱桃番茄价格最低的时候。可今年,济阳区垛石镇的樱桃番茄价格不降反升,从之前的每公斤3.6元上升到现在的6.4元,主打的釜山88号更是在青岛某超市卖出了52元每公斤的高价。

这不仅得益于“垛石牌”番茄本身的优良品质,更由于该镇全面改革济北瓜菜批发市场后,在基础设施、销售模式、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和系统、专业的整合与提升,进一步完善了营销与服务体系,全面打开了各类蔬果销售推广,加快了群众增收步伐。

为规范市场交易,推进垛石番茄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不断提升垛石番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该镇在详细考察的基础上,聘请山东北方元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第三方,采取政府监管、第三方运营的全新运营模式,首先对市场内部设施环境进行了完善。同时,成立检测中心、销售中心、物流中心、结算中心等业务部门,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为做好线上销售,批发市场对接了京东、抖音等平台,注册了如“小西红柿”“樱桃番茄”等12个域名。为做好线下销售,批发市场营销部派专人到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寻找代理商,有意愿合作的市场、交易大户成为代理商之后,新提升后的济北瓜菜批发市场都会在垛石总部为他们设置专门的摊位,实行收货、结算、运输一条龙服务。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市场对前来供货的农户提供免费的充电桩、打气筒、公平磅等服务。目前还成立了农资交易服务中心。

“今年市场收购价格持续走高,平均高出往年20%左右,市场的一个大棚收入已突破2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扩展上海、南京、深圳等南方的业务,也正在积极与山东海外仓进出口有限公司洽谈,计划通过出口巴基斯坦,进一步提高市场价格。”说起未来的发展,北方元生农业总经理周民信心十足。 (本报记者 王宝静 通讯员 刘亮荣)

新闻推荐

刘德华带头众筹建书屋平阴这个村有了“四点半课堂”

刘德华为学生讲解《三国演义》。德华书屋一角村民和学生在德华书屋学习。村民展召凤(右一)热爱读书。“小朋友们听...

平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崛起在乡村里的新动能)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