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讯 (李静 董克礼)“这一茬鸡6000只,俺赚了1万多元,两个鸡棚一年能赚10多万。 ”1月29日,王杲铺镇韩庄村致富带头人杨金玉指着鸡棚,高兴地向笔者介绍说。韩庄村35户村民在村养殖小区搞特色养殖,建了57个养殖棚,涉及肉鸡、肉鸭、獭兔、七彩山鸡等,年总收入260多万元,人均增收6200元。
该村紧靠105国道,没致富项目的村民纷纷到外出打工。近年镇村出台优惠政策,扶持村民发展特色产业。 2008年春,杨金玉投入6万多元,在村西承包4亩沙河地,开始肉鸡养殖,当年就收回了成本,还赚了2万多元。
看到杨金玉养鸡挣了钱,村民们要求村里协调土地建鸡棚。 2009年春节刚过,村党小组组长杨廷月召开了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会议,商议在村西沙河地规划出一处养殖小区。“村西沙河林地涉及22户,我带着干部一家一户地‘拜年\’,做农户的思想工作,以土地置换的方式,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调出了150亩地。随后又筹资17万元,为小区铺设了1200米的油漆路,安置变压器,电、路、水等设施一应俱全。 ”回忆起往事他历历在目,“我们是跑细了腿,磨破了嘴。 ”
土地有了,资金成了困难。 “俺们把家底拿出来全用在了建棚上,购鸡苗、饲料没了着落,当时急得真想哭。 ”养殖户韩庆忠介绍了当时的情况,“多亏了镇上协调农业银行、信用社,三户联保,现场办公,把钱送到了鸡棚里!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韩庄村老百姓认这个理儿,卖鸡款一到,马上连本带利全部还清;钱不够的,凑凑也得还上。几年来,镇村干部协调金融部门贷款150多万元。
有了养鸡致富的经验,村民们尝试着从事其他的特色养殖。王光才投资10余万元养起了合同肉鸭,韩宝武投资万元引进了七彩山鸡,王光生建起了獭兔棚……
新闻推荐
我省“四纵四横”铁路骨干网最北“一横”——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