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丁浩远
“做一名称职的‘第一书记\’,必须要详细掌握每一户村民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吕文波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入村的头两个月,他本着“每户必进,每户必访”的原则,要求自己多敲群众门,多走田间道,多问农家事。通过逐一入户走访,收集群众建议30余条,并把走访信息整理归档,独立编辑制定了村民基础信息电子档案,将全村258户996人的家庭关系、年龄、收入、社会保险等情况都详细收录进了表格中,这在全市还是首次。
农民要致富,关键要有好支部。在和群众座谈中,吕文波了解到,南沙河镇河汇村一直以来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水浇条件不足,基本靠天吃饭,粮食产量低,久而久之,百姓的种粮积极性逐年降低,大多外出务工,土地收益每况愈下。针对这一问题,吕文波进行了细致的走访,在与村里的种粮“大户”老徐交谈时,老徐说道:“虽然俺一个人种了七八亩地,但是指望这小麦玉米的,一年到头收不了几个钱啊。”正是老徐这几句掏心窝子的话,让吕文波有了开展土地流转、发展苗木种植的想法。
说干就干,这是吕文波一贯的工作作风。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他陆续完成了地块确定、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成功流转土地100余亩,成立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种植业,预计每年每亩增收5000余元,解决村内劳动力就业50余人,直接增加群众经济收入50余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万余元。
河汇村属于半山村,村民文化生活比较匮乏,而且居住环境相对较差。吕文波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想改变现状,给村民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文化生活环境,给村里的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绿化美化工程,改善村容村貌环境”的想法得到了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他和村干部利用三天的时间逐户走访做工作,顺利完成了村主干道两侧垃圾和菜园的清理工作。之后,镇村先后投入4万余元改建村级活动场所,粉刷700余米“文化一条街”,实现了活动阵地提档升级。同时,市园林管理处投入5万余元,购置苗木600余棵,对村主干道路进行绿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经过近半年的时间,吕文波深深爱上了河汇这方热土。在工作中,他被勤劳、朴实、诚恳的村民所感动,更感受到了共产党员和群众的浓浓鱼水情。共产党员的职责激励他要把“第一书记”当好,带领河汇村一路前行。
新闻推荐
控防结合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 目前我市已开展3次专项整治活动,清理取缔污染源点18处
...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